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研讨会述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点击数3282 更新时间:2013-10-19 18:14:29 文章录入:wudan 责任编辑:weixuhong

2013年9月21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主题专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承办。来自高校与研究所的金融、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银行业的资深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由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先生主持,由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干春晖先生致辞。干春晖处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整个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准设立,有利于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放松投资、贸易方面的管制,减少经济壁垒;这对于我国新一轮的改革意义重大。

  主要观点:

  1、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研究与建议

  乔伊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自贸区的“虚”和“实”》 :从国内经济格局看,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抓手”;从国际经济环境看,设立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选择在上海建设自贸区,体现了政府对试验成功的信心;同时,上海自贸区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突破口。就自贸区建设方面,他提出三点建议: 1.在自贸区中,应加快开放民营金融机构的设立。2.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按照离岸金融模式管理区内金融机构。3可以允许国外金融机构在区内注册,总部设在陆家嘴或上海其他区域。通过这种方式以及其他政策优惠,吸引更多外资到上海。

  龚柏华(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业务总监)《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开放突破与法律保障》:上海自贸区应该在国际化视野和法制化思维下有序地进行。在建设上海自贸区上,我们的法制理念有两大变化:1.市场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2.“负面清单”的立法模式。这二者都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先试先行”。

  潘正彦(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空间》:在上海自贸区内,基本实现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这为我国金融创新打开了空间。同时,金融创新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区内外人民币存款的转移和跨境资金转移等,都要受到限制。

  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自由贸易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金融国际化和市场化。自贸区发展金融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区内区外的物理隔断,政策、制度等创新可以首先在区内尝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向区外辐射,逐项复制;这也是自贸区最大的积极作用。他认为,由于自贸区实行“物理隔断”,在企业准入上设有限制,所以在自贸区设立初期,境外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不会太高,金融交易量不会显著增长。

  石建勋(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上海自贸区离岸人民币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自贸区建设有两大特点:1.打造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2.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 自贸区建设也有两大难点:1.如何构建政府管制界限和职能?建议由人大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2.如何构建双轨制的金融监管线?金融监管线是虚拟的,不一定要求所有的金融企业都搬到保税区内开展金融业务,而是在金融机构内设立离岸金融业务部,企业设立离岸金融账户。

  李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自贸区建设与上海金融生态完善》: 上海自贸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关键是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主要任务是顺应国际投资规划发展的新趋势,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投资贸易区。他认为,“自由贸易区”的重点在于“自由”;因此,迅速在自贸区内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可以对照香港、新加坡的模式发展,秉着“拿过来,走出去,不走样”的原则,以自贸区建设为示范,进而完善上海金融生态环境。

  2、以上海自贸区作为“抓手”,打造国际化金融服务市场

  任新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抓住自由贸易试验区基于打造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打造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功能,加快聚集国际投融资机构,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定价权。打造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的总体战略是:以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以扩大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为重点,以提升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能力为核心,着力突破制约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机制和政策瓶颈,加快人民币跨境产品和业务创新,稳步拓宽人民币投融资渠道,促进全球人民币资产加速向上海集聚,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参与国际金融竞争、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

  刘文财(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院长、外汇期货开发小组负责人)《上海离岸外汇期货市场的建设思路》: 自由贸易、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三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建设上海人民币离岸外汇期货市场,有助于把握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定价权;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提高上海自贸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试水外汇期货市场建设,成熟后可以推广至全国。在建设离岸外汇期货市场上,我们有政策、客户、会员、市场方面的支持。1.政策层面: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支持外汇期货市场的发展。2.客户层面:上海自贸区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为外汇期货市场奠定了投资者基础。3.会员层面: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建立覆盖全球的期货经纪网络。4.市场层面:随着自贸区的发展,上海有望成为亚洲外汇市场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产生对汇率衍生品的需求。

  罗文广(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贸易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金融服务探索》: 基于自由贸易区的银行企业金融新理念是: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满足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利差收入仍然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仍然按功能设置机构部门,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商业银行企业金融服务探索有三方面:1.按照风险偏好来确定银行的企业金融服务战略。2.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3.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银行职能部门。以自由贸易区作为契机,在融资服务、结算服务和中介服务方面进行金融创新的探索。

  鲍建平(上海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期货市场国际化建设》:中国期货市场需要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上海自贸区作为契机,能够实现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和多币种结算等目标,逐步打造与国际接轨、期现货一体化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建设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争取将上海营造成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具体而言,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国际化策略有二:1. 建立以原油为核心品种的国际化交易中心。2. 积极扩大保税交割的范围。

 

资料来源: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