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学术会议 >> 会议信息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2019年第四届全国大学…
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
2019年首届中国北部湾发…
第二届“全国区域经济学…
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首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
2019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高峰…
第三届西南地区城市管理…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研讨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艾会网 点击数:2558 更新时间:2017-7-16 21:44:53

 

会议简介

中国西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然而,西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性程度较高,随着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森林消失、植被破坏、江湖污染、水土流失等现象不断上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西部地区迫切需要一条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与扶贫相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基本理念之一。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面临着新契机,尤其是生态资源相对富足的西部地区。一是生态产品市场化趋势。绿色发展推行下,市场对于生态产品的需求日趋增大,生态资源富足地区可以凭借生态优势推行生态产品及生态项目,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脱贫致富。二是日益凸显的政策红利。绿色发展需要严格的政策制度保驾护航,我国目前已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机制,推行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社会评价体系。这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生态资源相对富足的西部地区而言,必将产生巨大的政策红利。县域作为城乡结合点,是我国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空间核心,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县域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于经济的绿色发展问题,县域产业绿色转型成功与否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色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宏观背景下,为增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意识,提高生态资源丰富地区贫困群众的绿色财富意识,培育县域经济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竞争力,创新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将绿色发展融入精准扶贫工作之中,让绿色发展和精准扶贫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召开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国内外实践者、研究者、管理者参加的“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要日期

初稿截稿日期:2017-11-08

 

作者指南

1、围绕研讨会主题,根据选题方向,结合西部区情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

2、论文或调研报告符合学术规范,字数在12000字以内,word格式编辑,包括中文摘要、关键词、脚注、参考文献等;

3、论文或调研报告需注明作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4、论文或调研报告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以附件形式发送,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征文;

5、征文结束后,研讨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选出优秀论文若干篇,对获选优秀论文会后将编辑出版中文论文集,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

 

征稿主题

1、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政策与行动

2、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3、国际国内绿色发展经验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4、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基础与潜力分析

5、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能力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6、绿色发展下的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7、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模式和道路选择

8、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9、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

10、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管理

11、西部地区县域绿色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2、西部地区县域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文章录入:wangzhiyu    责任编辑:wangzhiyu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