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2,我国区域经济前景展望
作者:刘建刚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2011-12-28 5版 点击数2241 更新时间:2011-12-31 9:25:13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一些新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有望陆续出台,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同时,会议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部署,就是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更加自觉地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西部地区要创新发展模式。
  回顾2011年,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有了新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
  展望2012年,一些新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有望陆续出台,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有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东部地区在率先发展中转型提质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省(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东部地区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其土地的投资密度、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均已接近饱和。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频波动,外向度过高也使该区域的制造业发展风险不断加大。于是,转型提质成为东部地区科学发展的一大特色。
  以长三角为例,进入2011年,长三角这个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动机,坦然直面调整之痛,主动探路转型发展:速度,降下来;结构,调过来;质量,提上去,始终行进在我国经济的最前沿。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东部地区发展的主旋律。上海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0,700亿元、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超过4300亿元,共计实现增加值约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比目前提高5个百分点。江苏则提出,到2012年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30%,增加值占GDP比重确保超过15%。浙江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30%左右。
  与先进制造业一样,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区域创造力、竞争力、生命力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区域转型发展的两翼。专家预计,2012年和十二五的今后几年,随着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已经接近具备服务经济形成和加快发展的条件,成为带动我国加速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提出了东部地区要更加自觉地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提法凸显了东部地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表明了中央对东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寄予了厚望。东部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应该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也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中部地区在承东启西中加速崛起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占我国人口的1/4,集国家粮仓、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综合交通枢纽于一身。
   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汇聚四面,辐射八方。
  十二五期间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是中部人的心愿,更是时代的呼唤。
  2011年,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下,中部各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由我国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机遇,追比赶超、和衷共济、奋力崛起,中部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中部板块效应日益凸显,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日前发布的《2011~2012年中部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指出,2011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经济在调结构、控通胀中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GDP总量达到74,645.5亿元,增长12.8%,增速高于全国同期3.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温和回落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全国。从总量看,河南GDP总量已经突破2万亿元,达20,370.4亿元,稳居中部首位;从速度看,中部六省均保持11%以上增长,且增幅均高于全国,湖北增长14%,居中部首位。从中部地区来看,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及各省国家级区域规划的稳步实施,区域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仍将保持加快发展的态势。
   一些专家也认为,今后5年~10年是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实现突破、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而处理好快速发展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则是崛起的关键。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进入2011年,中部地区正在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下,显示出日益强劲的发展潜力。
  然而,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发布的报告同时指出,2011年以来,粤、浙、沪等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速的持续走低,其滞后影响有可能通过上下产业链等连锁反应来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六省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不过,综合判断,虽然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相当复杂,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是中部六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12年,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2%以上。

西部地区将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2011年,面对滚滚而来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热潮,地处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个省区市,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从新疆的天山脚下到广西沿海港口,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风生水起;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暖流涌动。广袤辽阔的西部,一片生机盎然。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然而,仔细分析,2012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摆在西部面前的,是难得的机遇,也有不少的难题。在发展水平上,西部与步伐更快的东部相比,差距还在扩大;在成果共享上,西部的民生指标,远远落后于东部;在发展路径上,环境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仍然难以走出;在发展机制上,西部如何摆脱外部依赖,打造自己的内生机制,依然是严峻的考验。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西部在下一个10年不断求索,不断创新。
  有学者提出,新一轮西部开发要实现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可以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为西部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使西部进入新的黄金机遇发展期。西部地区的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基地。但是,如果只是将西部作为一个能源资源的供应基地,不但无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削弱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指出,国家对西部要有强力的支持,国家应努力帮助西部建立起区别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驱动的工业化模式,在西部一些省份可以建立与其产业相互配套的发展模式,大力支持生态产业、服务业以及特色资源产业的发展。
  侯永志表示,中西部地区要创新发展模式是一个新提法,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亮点之一。关于中西部地区要创新发展,在学术界有一些讨论,但在中央文件中出现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央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问题。中西部地区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早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比较脆弱,因此大发展之初就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在引进投资时要杜绝引进低端的和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产业。因为有先发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中西部地区有条件走出发展新路,至少可少走弯路。其实,中西部创新发展模式也是整个中国创新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
  西部地区的开发水平将决定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将决定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西部地区今后将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新的引擎。

东北地区互动互补中走向振兴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2011年,东北三省的快速发展态势如同一波海浪,从辽宁沿海向广阔的北部内陆推进,形成沿海和腹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格局。与此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国家战略先后实施,东北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东北的战略发展角度来看,重点区域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哈大齐三大经济板块。但目前三大经济板块中哈大齐没有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起点上的不同步将使哈大齐在发展机遇、发展政策、发展力度、发展水平上滞后于其他两个区域,三大经济板块的结构失衡、关系失调,势必对东北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振兴产生影响,2012年,将哈大齐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专家分析,2012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之一。
  有关经济专家认为,今后推进长吉图以及黑龙江沿边地区对俄、日、韩、朝等国家开放,有望在我国沿海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补足沿边对外开放的短板,进一步解决边境地区经济体量小、人口集聚度低、产业竞争力弱的问题,形成东北地区一个新的增长点。
  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议强调,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隐忧,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中西部地区面临赶超转方式的双重任务,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明年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需予以高度关注,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工作,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能在今后的区域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2011-12-28 5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