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入经济社会“融合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27 更新时间:2012-4-20 7:46:02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长三角为何“复合命题”多?——区域一体化进入经济社会“融合态”

    知悉长三角城市群最新一轮的合作课题“名单”,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语气肯定地说,长三角合作在深化。

    他的依据是,在这个长长的10个课题的“名单”中,几乎看不到“单打一”的经济类命题,更多的是经济、社会、制度“三合一”的命题,徐长乐称之为“复合命题”。长三角进入“复合命题”时代,也就意味着其区域一体化进入了经济社会的“融合态”。

    “能走得更远的路”在哪里?

    专利运用合作、人口迁移流动及社会管理创新、法制一体化……18日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2次市长联席会的全体会议,推出了10个长三角合作的最新命题,视点及触角已覆盖到长三角的社会、民生、管理及制度的“立体层面”。

    “产业要素的一体化,其实一直在向前走,它有内在的要求。”徐长乐回顾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发展的过程时这样说。“但是,到了一定时候,如果没有社会、管理及制度上的突破,经济要素的路也走不远。”

    能走得更远的路在哪里?多位长三角专家认为,应在区域一体化的社会经济“融合态”中寻找体制机制的制度性突破,在深化改革中发现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对于今年新立的“法制一体化”的课题,上海城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郁鸿胜十分看重,因为从中可见长三角在区域制度合作的深度上走在了前面。他回忆,在三、四年前,长三角已在考虑如何建立区域内制度性的运作机制,推进法制一体化,疏理区域内的各种法规政策,解决政策冲突的问题,让一体化进程获得法律保障。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人士说,此次正式推出“法制一体化”的合作课题,中心思想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和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内法规、规章、政策措施等各种规则的协调、整合与执法一体化,从而在制度和法律监督层面有效地保障区域内经济社会一体化成果。

    创新这个“多面体”如何把握?

    在长三角新一轮的合作方向中,创新占了大头。专利运用合作、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合作交流等课题,都涉及创新。

    “创新是个多面体,如果就事论事,谈何创新?”在上海的“科技城”嘉定,副区长费小妹对记者说,发展创新产业,绝不是资本与产业的对接这样简单,而是涵盖了科技、资本、人才、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生活形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要素的融合。

    在此次长三角推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课题中,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度”作了新的拓展。过去常说的是“产学研”,此次扩展到“政(政策)产学研用(应用)”,使之紧密结合,探讨跨区域、跨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模式选择、组织设计、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

    郁鸿胜形象地说,创新往往是从“之间”当中产生的,新与旧、经济与社会、技术与生活、行业与行业,种种“之间”领域往往是创新的土壤,碰撞、复合、融合,是创新的环境。

    在此次城市峰会上,大家对温州的金融创新、义乌的贸易模式创新等举措都比较关注。不少专家说,这样的创新探索,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握“多面体”的复合度,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不仅要解决融资问题,还要解决“用资”问题,也就是下一步中小企业“做什么”,再简单地回到过去做惯的经营上去,显然是不现实的。新的决策水平、新的管理能力、新的经营素质、生活中的新需求等等,将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

    经济社会“再平衡”如何突破?

    视野广、拓展面宽,是多位专家对长三角新一轮合作的共同“观感”。在交通先行、经济高度流动的背景下,长三角已开始注意到人口迁移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行政与市场“两个城乡二元结构”叠加等民生新课题。

    “这说明长三角经济社会再平衡到了求突破的新阶段。”徐长乐说。

    据长三角协调会办公室总干事程建新说,相关课题组接下来就要利用普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归纳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流动的状况和特点,疏理出人口流动对社会管理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研究摸索相关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深化同城效应,推动区域合作。此外,还将汇总并分析长三角各城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执行标准,找出在资源共享、制度对接、待遇互认、流转顺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体化机制的构想。

    “长三角思维”确实在变。此次峰会还提出了一个“共建环太湖地区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区”的设想,产业、生态、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既可推进环太湖地区的产业转型,又可提升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还可以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弱化原先客观存在的行政区划分割的影响。

     高比例“复合命题”的背后,是长三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