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京都市圈7市“合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房报 点击数1706 更新时间:2012-5-7 20:57:01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除对接上海都市圈产业转移之外,南京及周边城市也开始谋求区域内的产业融合。

  426日,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在内的南京都市圈7市共同签署了《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合作协议》,7市将共同规划交通、教育、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内容,谋划同城化发展。

  据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南京都市圈是国务院颁布的长三角规划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规划将在年底前由江苏、安徽两省联合上报国务院,以促成南京都市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南京都市圈横跨长江南北,该区域7市同城化发展,有利于联系长三角核心区与泛长三角地区,承接东部与中部地区,充分发挥南京作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作用。同时,此举可以推进泛长三角合作,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推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同城化

  南京都市圈也被称为南京1小时都市圈,包括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巢湖市等8个城市。由于安徽省巢湖市的拆分,南京都市圈的8市缩减为7市。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协议签署当日,提出了南京都市圈的建设意向:继续推进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公共服务同城化、加快推进都市圈物流一体化、继续推进都市圈旅游一体化。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表示,都市圈高速公路骨干网络正在加快形成。根据区域规划初步思路,未来将在都市圈构建沿江、淮扬镇、宁杭、宁西以及宁蚌综合运输通道等5大国家级通道,宁淮、合芜宣、宁宣、宿淮盐综合运输通道等4条省级通道,形成向外连接周边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带)和区域经济中心的放射状通道布局。

  通过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城市轨道、快速路系统对接与优化布局,构建联系南京与核心交通圈层各节点城市之间的八大内部通道,形成周边城市至南京中心城区半小时购物、1小时通勤交通圈,以使都市圈核心圈层实现同城化发展。

  据南京市一参与该规划的知情人士介绍,去年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的一大主题是,推进都市圈公共事业的一体化发展,例如社保卡异地结算、油气水电逐步同建、同享、同价等。今年,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打算把综合规划一直编制到2020年,囊括交通、教育、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等。例如,南京都市圈要打造面向全国的物流综合体,重点完成农副产品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这意味着都市圈8市市民能共享农副产品,能及时拥有整个都市圈的市场信息。

 

  产业互补

  据承担该规划编制的中科院地理所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雯介绍,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将构建“一核一带两区”的总体空间格局。“一核”指由宁镇扬组成的同城化都市核心区,是区域综合服务功能集聚中心;“一带”指沿江综合发展带,是产业城镇集聚带和区域发展引擎;“两区”指江南产业转型提升区和江北产业转移承接区。

  该都市圈未来将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两大圈层。其中,核心圈层即南京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镇;紧密圈层即核心圈层外围、距都市圈中心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城镇。此外,镇扬、芜马的一体化发展将分别形成东部和西部副中心城市,淮安为北部副中心城市,滁州为重要发展极。

  作为7市同城化主要目标的都市圈产业格局,也将重新定位。其总体思路是:在沿江发展带集聚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鼓励中心和副中心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江南产业转型提升区重点打造宁镇高技术与服务业集聚区和芜马江南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集聚区等,江北产业转移承接区重点打造南京大江北产业升级与转移结合示范区等;建设江淮商品农业区和江南生态农业区等。

  季建业近期表示,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将进一步增强南京作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门户作用。

  南京当地的一位区域经济专家也认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可促进泛长三角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推动该区域产业提档升级和经济转型。

 

文章来源:中房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