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伟: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实现中部共同崛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9 更新时间:2012-5-19 19:34:44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一、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新趋势

  工业革命以来,占全球人口15%的少数发达国家,以50%60%的高能源资源消耗为代价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二战结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加快推进本国的现代化。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空前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却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自然资源在过去20年减少了30%,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面扩大、淡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堆积成山和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现在,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有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继续沿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大量消耗当期能源资源的发展道路,已绝无可能。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可以说是空前的。去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5%,超过了美国,预计今年可能达到60%;铁矿石、精炼铝、精炼铜分别达到53.6%、52.9%、60%,均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的新型现代工业化发展道路,已经不是中国主观是否选择的问题,而是早走与晚走、主动走与被动走的问题,而这之间的差别,不仅是经济发展代价大小的利害关系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问题。

  当前,一场抢占发展制高点,围绕绿色发展的竞争已在全球展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9年发布了《绿色增长宣言》,欧盟的欧洲2020计划将绿色发展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欧洲2050能源路线图明确将能源供应可靠性、技术竞争力优越性、行业去碳化作为三大战略目标。美国颁布了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10年计划,并提出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到2030年把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到30%左右。德国能源战略转型的目标更为具体而明确: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2020年35%,2030年50%,2040年65%,2050年80%。不一而足,由此可见,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何等严峻。

  当然,绿色发展不仅意味着节能减排,更包含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源泉。传统部门绿色化改造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制造业的发展将构筑国民经济的新支柱。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服务部门的扩张将开辟消费需求新空间。根据我们中心和世行共同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就可创造440万780万个就业岗位。

二、 绿色发展对中部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展环境和要素条件的变化要求中部必须走一条有别于沿海地区以往的发展道路。过去,在国内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源环境条件相对宽松、境外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背景下,沿海地区走了一条高度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快速发展之路。时至今日,随着外需市场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趋紧,高度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中部地区走沿海地区发展的老路,劳动要素条件不具备,资源环境条件不允许,外部市场条件也不支持。

  有效发挥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中部地区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中部是三大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流经之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中部也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以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6.8%的人口。这对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部只有摒弃传统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本地区也为江河下游的经济和人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中部地区能否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支撑之一。中部在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有四个分布在中部。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势必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势必会影响粮食的生产。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以最少的耕地资源占用实现最高水平的工业化、城市化,才能实现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三、 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绿色发展在中部地区已有良好开端。近年来,中部各省分别实施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战略,河南循环经济改革试点方案,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中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高速列车、工程机械等现代制造业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高速公路最为密集,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武合高铁连接东西南北,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条件优越。中部地区还是我国科教资源密集区,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国家重点试验室数量多、水平高。仅湖南就有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中部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雄浑的中原文化与清奇的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创意产业可赖以发展的文化宝藏丰富多彩。中部地区有众多名山大川,张家界魅力无穷,令人神往;黄山风景如画,举世闻名。这些为中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提供了必要前提。

  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由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困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将过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需要付出淘汰大量旧有产能和机器设备的高昂代价。而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这一地区谋划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四、 中部地区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

  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关系到发展方式转变。中部六省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合作共赢,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共同崛起。这里提几点具体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切入点,推动流域绿色开发合作。中部地区河流湖泊众多。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绵延数千里,横跨多个省级行政区,是中部地区大城市和重要产业的集聚地,为探索跨行政区的绿色发展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中部地区应以重要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在生产力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第二,依托既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中部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机械、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中部地区环保产业也有长足进步,在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日见明显。未来,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会得到强有力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发展。中部六省农村地区多,山地丘陵面积大;既有如画的美景,也有残破的断垣。而基础设施的缺乏正在侵蚀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迫切需要更多财力、物力的投入,改变这种状况,以使乡村,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变为迷人的现实。

  第四,率先引入更严格的绿色标准,加快形成绿色经济结构体系。严格的绿色标准有助于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中部地区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的余地还很大,在采用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可以率先引入更为严格的标准,促进形成环境友好的、低碳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网络和城市建筑体系,使中部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中部论坛长沙会议上的演讲节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