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纪赟:“中国制造”如何摆脱恶名
作者:纪赟 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点击数1699 更新时间:2012-6-16 8:14:13 文章录入:rrec 责任编辑:rrec

数年前我才发现一个有趣而又奇怪的现象,很多中国人竟然会来新加坡买中国生产的中草药,价格往往要比中国贵上30%以上。原因是新加坡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使质量有了保证。对一般产品而言,这可能并不算什么,但对要被人食用的中药而言,可靠的质量却是左右消费意愿的核心标准,所以即使贵并麻烦得多,很多中国人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软环境决定整体质量的突出例证。中国制造的问题并不在于它生产不出优质产品,而在于它无法遏制劣质产品。

不少人都将中国制造的劣质货归结为民族性甚至宗教性根源,并以高质量著称的德国和日本制造作为参照。我不能说二者之间完全无关,但起码不是决定性因素,制度建设才是关键。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1907年之前,“德国制造”在世界上也曾有着今日“中国制造”的恶名。但从那时开始,德国人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并建立了可靠高效的质量管理机构。到了二战前,“德国制造”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声名鹊起。日本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回顾一下日本汽车征服世界之路就可以知道。今天我们还发现,“韩国制造”也已逐渐摆脱了早期的低端形象。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天生制造劣质品,有的只是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再以刚刚消停的“立顿”茶叶事件为例,这家公司对中欧设定了不同的质量标准。其他很多公司也会在中国很自然地“调低”质量标准,以适应中国混乱的商业环境。在道德上当然应该谴责这种行为,但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利润最大化则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在没有公平游戏规则并公开贿赂的商业环境里,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企业,都被逼采取一些违背商业道德的办法来生存,大家都在拼道德底线。

所以,产品质量与一个社会的商业甚至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在新加坡,任何人情与暗箱操作等商业之外的行为都是不合时宜的,哪怕是很小数额的商业礼品往来,都会受到商业贿赂这个紧箍咒的制约。在中国,则是人情大于法制。因此,如果中国要完全消除劣质产品,让“中国制造”摆脱劣质货的恶名,可能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路要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