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推动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辜胜阻等,2010)。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矛盾化、城镇化与居民福利改善非同步化等(徐策,2013)。201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会议明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共十八大报告也多次提及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已受到各级政府及群众百姓的密切关注,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推进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海南省从1988年建省伊始,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至今,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一系列改造工程使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然而相比国内其他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显得偏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更是相距甚远,这与其当前国际旅游岛的身份极其不符。根据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显示,2011年海南省城镇化率为50.5%,低于51.3%的国家城镇化率。如按户籍人口计算,海南城镇化水平仅为38.1%,若再扣除农垦因素,海南实际城镇化水平只有32% (德国城镇化率已高达80%)。此外,海南省城镇化发展极不均衡,除海口、三亚和五指山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其余县市均低于40%。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也是国内存在的普遍现象,即与中心城市地理位置距离越远的中小城市,其发展的条件更容易受限,发展机会更小,更容易被边缘化,这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是不一致的。在发达国家,例如德国、美国和英国,大中小城市以及城乡之间的公共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社会保障以及医疗的条件是非常相近的。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国际挑战,如何快速高效地推动海南省整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协调省内各个城市的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建设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然而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却体现了人类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力争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海南省,走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既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的空间均衡,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大挑战。近年来,海南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如打造“海南省会经济圈”、“琼北1小时经济圈”以及海口和三亚的卫星城镇建设等,但如何配置和整合城乡资源、提高产业聚集程度、增强城市辐射能力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及发展模式都亟待深入研究。从长远来看,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统一的规划与部署,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获得保证。因而,探究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王定祥,李伶俐,2006;辜胜阻等,2009;谢杰,2012),是城镇化的发动机与加速器。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似乎是必然阶段,是时代的产物。然而在当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随传统工业化发展受到日益破坏的情况下,城镇化建设的依托重心发生了改变。对于原本工业基础薄弱,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的海南似乎并不适合这种传统模式。致力于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的海南在城镇化道路上理应规避以工业化为支撑带来的各类城市弊病。然而,近年来,学者提出的旅游城市化理论还相对不够成熟,国内相关成功案例还较为稀缺,且大多研究是针对某个省市旅游景点所在的小城镇,站在整个海南省的高度,该理论还不足以支撑起海南城镇化建设体系的整体构建。因此,深入调研,完善理论框架对本领域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
2.文献综述
2.1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模式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姜爱林,2002)。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柳随年,2001)。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强调由过去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的提升与转变(尹伯成,黄海天,2013)。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缩小差距)、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从根本上抛弃绝对经济利益导向的大拆大建,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记忆延续(刘立峰,2013),真正做到高质量、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城镇化的模式,从国家层面,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适应关系,可划分为同步型、滞后型和过度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可划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可划分为国际化都市模式、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或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根据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方式,可划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运行和调控方式,可划分为行政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曹钢,2010)。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娱乐为基础,还有学者提出与其他类型(工业城市)区分开来的旅游城市(镇)化模式(Mullins,1991),这也是本文针对海南省情提出的新型的特有的发展模式。
2.2关于中国城镇化模式的探讨
在上述这些分类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中国的城镇化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辜胜阻,李正友(1998)结合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对比分析了中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冯云廷(2005)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道路为基于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的城市化模式与基于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的城镇化模式,并指出要进一步实现两种模式的融合与对接。李强等(2012)指出,与美国的城市化以市场主导不同,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政府主导。王小刚,王建平(2011)指出,我国过去走的是分散化、低密度、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试图通过小城镇解决数亿农民的转移问题。辜胜阻等(2009)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相融合的双重城镇化,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重城镇化发展模式。
在地方层面,随着近几年各地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工作的进行,出现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主要有成都模式、重庆模式、温州模式、天津模式、苏南模式和广东模式,其中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影响力和效果更为显著,成都模式侧重于城乡统筹,是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推进人口、土地和工业城镇化;温州模式则将改革重点放在基层治理体系上(参照李圣军,2013)。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旅游城镇化。陆林(2005)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城市化模式的一种,是以旅游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由于国内关于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仅有少数如李鹏(2004)对旅游城市化的模式进行了概括,并列举了黄山模式、曲阜模式等代表性旅游城市化模式。对一些典型的旅游城市如张家界、青岛、桂林、三亚等目前还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一些转型城市、综合性城市的研究则相对更弱(陆林,葛敬炳,2006)。而以省而非市县(或镇)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更是凤毛麟角。
上述文献大多是从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和建议提出,结论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模式理论体系。此外,如前所述,以往学者探讨的是以某个省份的具有旅游资源的单个城市、小城镇,甚至是某个城市的单个景区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其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具有更为微观的独特性。而海南省,作为一个以第三产业(特指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省份,尤其是近年国家将其作为国际旅游岛上升至国家战略重点建设之后,它的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都是基于省作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的,这与其他省份是存在差异的,这也再次表明了本文具有独特性。接下来,本文将就海南特殊地理位置与具体省情,浅谈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关注的战略重点。
3.海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3.1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逐步优化第二、三产业结构,在确保不损害海南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和继续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新型现代工业,如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药谷、文昌椰子加工园、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等。同时进一步明确海南省第三产业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积极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有限的现状,大力发展会展赛事、邮轮游艇、医疗保健和教育事业,提高旅游消费产品质量和品牌号召力。合理分配与优化一、二、三产业,例如,以文昌航天发射场和陵水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琼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为契机,快速推动和带动周边城镇化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推广。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天然优势,让中外游客、投资者和海南百姓都能与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相伴,让天更蓝、水更清。而这一切得以实现,首先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确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和较为完善的整体战略部署。
3.2大中小城市(镇)的和谐发展
海南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够、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与中心城市相比发展较为不均衡。在规模城市化战略选择上,采用大中小城市同时并举的方式协调发展,继续发挥海口和三亚中心城市的主导力量,切实提高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五指山、儋州、琼海、文昌、昌江等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步推动县域中心城镇及特色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在县域中心城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上可以充分借鉴旅游城市化模式的相关理论。目前,观澜湖高尔夫小镇、海棠湾风情小镇、博鳌天堂小镇、福山咖啡小镇等已初具概念,但在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功能配套的完善上还需要狠下功夫。同时,结合海南的实际,选择部分特有的发展模式,例如,以农垦农场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小规模镇域适当集中模式,把小城镇建设与垦区整合发展相结合,并最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此外,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可以考虑把中心城市周边的某些县级县纳入为区,直接获得中心城市的发展资源(例如澄迈县可以考虑划入海口版图)。然而撤县设区不应是行政层级压力下的结果,应充分评估该县级经济体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辐射作用,否则可以选择撤县设市谋求自身发展。
3.3创新型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公共基础建设
我国城镇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生活质量要远高于农村,这也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寻求机会的主要原因。然而,相比其他内地发达城市,海南在城镇化发展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不仅需要城镇基础设施的协同跟进,也需要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延伸,做到统筹建设、功能配套。随着国家政策的要求,我国城镇化进程还需要加快,这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必然要求更快地增长,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解决资金难题,就要逐步完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机制,公共部门(各级政府)与私营部门(民营企业)要通力合作(Augustyn&Knowles,2000)。作为海南省,除了继续寻求中央政府给予财政的支持,地方政府还应创造条件发行市政收益债券;利用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建立信用关系,帮助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城市各方面的公共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污水处理、燃气热力生产、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经营性领域的产业化投资基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吸纳国外直接投资(FDI)和国内民间闲散基金(参考徐策,2013)。
3.4农村土地流转与户籍制度改革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土地流转制度确保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至关重要(参考王定祥,李伶俐,2006)。对土地进行确权,规范土地流转市场,避免农民后顾之忧,鼓励农民暂时放弃农村的土地经营权到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做到“让地不失地”。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以及围绕农民工所产生的城市问题是中国城市化的核心问题(白南生,李靖,2009)。海南自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打工,大多数农民工获得了居住权但并未获得城市户籍,并未能真正享受到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各类公共服务。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之一,在放宽城镇,特别是小城镇落户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可以稳定就业的城镇转移。同时要逐渐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要真正让农民做到“愿意来,过得好,留得住”。
3.5城乡居民双向流动,推进农村基础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都是按照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向集聚。然而,城镇化不仅仅是吸引农民向城镇聚集的单向发展过程,把城镇居民吸引到农村居住和就业也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刘立峰,2013)。由于国家的关注重心和资金的投入更多地是流向城市,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非常落后。近些年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也为此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并取得成效,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建设步伐和水平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国家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可通过土地政策的必要调整,逐步引导社会资源和资金流向农村,促进新农村开发与建设,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同时,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升海南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
3.6完善地方政府监督与问责机制
要推行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政府是否作为直接关系到地方城镇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地方政府应把握历史趋势,顺势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为城镇人口,完成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跨越。此外,要消除体制障碍,可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门机构,定期研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作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完善和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把推动城镇化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把考核内容量化和细化,以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考核标准,落实问责制度,全面推进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4.研究展望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做了概述,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战略设想。本文认为,海南须走与国内其他省份不完全相同的发展道路,应紧抓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保护不放、把绿色旅游服务业作为自己的特色和抓手,有序推进城镇化的建设,做好三大产业、大中小城市(镇)、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的观点和探究更为细致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未来学者可以从宏、微观层面进行探究与总结。宏观层面上,通过研究并规划海南省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一方面探究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大中小城市(镇)的战略选择,是采用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还是本文提出的大中小城市(镇)并举的多层次发展模式进行城镇化。此外,探究如何进行区域规划以指导资源配置、整合与开发;探究如何定位并完善各级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吸引力与辐射能力;探究如何调整和改进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结构、集体土地流转和政府间合作。微观层面上,针对目前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以及未来在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土地问题、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等进行探讨。
为获得一手数据进一步验证个人观点,未来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包括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大样本调查法来搜集和分析数据,具体而言:
(1)内容分析法:借助相关政府政策文件、媒体报道内容、学术文献对城镇化政策和已有模式以及成功经验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
(2)案例分析法:作为探索性研究,实地调研2-3个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地区,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同时走访以海南省内区域来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实地了解海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差异化和存在的问题。
(3)大样本调查法:借助各方力量向海南省各市县农民工发放问卷,了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现状及心理期望,探求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实际障碍并谋求解决办法。
文章来源:省社科联
作者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校外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