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自贸区获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已有不下十个地区提出筹备申请。
不仅是西部的成都、重庆,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也有此想法,东部沿海的广东、天津滨海新区、浙江舟山、厦门更是热情高涨。
自贸区无疑成了本年度及此后更长时间内区域发展的热词,如过去几年间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的区域振兴规划一样,地方将此看作又一个优惠政策“礼包”。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11月5日首次就上海自贸区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自贸区不是“栽盆景”,而是“种苗圃”。专家认为,在境内设立自贸区是中国从未有过的探索,不同于区域振兴规划,它将赋予更多的改革意义,因此不能一哄而上,应科学规划,谨慎布局。
多地竞逐
紧邻上海的浙江,是此轮自贸区申报潮中呼声较高的一个。据悉,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落地之前,浙江舟山也和上海一样,在积极争取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在舟山落地,其中舟山关于自贸区的相关请示报告,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上报到国务院。
浙江对舟山的发展可谓寄予厚望,并将之作为浙江召回浙商资本的一大强省战略。为此,浙江还下放给舟山以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
同为东部沿海的广东,则是此轮自贸区竞逐大军中最被看好的一个,其次是天津滨海新区。
中西部地区也未放弃尝试。以河南为例,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在郑州航空港获批8个月有余,河南对于自贸区更为“心痒”。
在10月22日召开的河南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当地发改委在第四季度重点工作建议中提出,航空港区要启动中国(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前期工作。
河南省发改委在对第四季度的工作要求中提出:全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赋予试验区省辖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启动中国(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前期工作。
这是上海自贸区概念发酵以来,河南首次提出申报的明确意向,也成为东中西部各路自贸区竞逐大军中浮出水面的一支。
河南省商务厅则表示,此项工作是由发改委在牵头研究,包括当地发改委、空港办等涉及部门,目前还不愿对此事做过多渲染。
安徽方面研究自贸区比河南更早,但对于目前正待获批的合肥综合保税区来说,自贸区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分管此项工作的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要求省会合肥作为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叠加区域,要提早谋划自贸区的申报启动工作。但已提交九部委会签的合肥综合保税区,才是安徽目前的当务之急。
除了郑州、合肥,中部地区另一重量级城市武汉,也是在自贸区申报热中呼声较高的城市之一。“因为看到上海挂牌了,大家都心痒”,武汉大学[微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
他认为,各地都应好好研究一下什么是自贸区,需要具备哪些功能,哪些条件,而不是一味地跟风要政策。
远虑与近忧
“上海自贸区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从宏观来讲,经济扩大开放,其次,主要是金融和贸易更加便利和自由化,特别是长江流域货物的进出口都是通过上海航运中心”,华东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认为。
多地竞逐自贸区,不仅出于对巨大的政策红利的渴望,还有对于上海自贸区建成后的远虑和近忧,尤其是距离上海较近的省份,他们的担忧代表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心态。
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安徽省商务厅即研究其影响,并向高层提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我省影响分析》报告,紧接着,隶属当地发改委的经济信息中心也出台了类似报告。
当地商务厅分析,上海自贸区建成后,将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自贸区赋予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优惠政策,会直接促使有海外业务的企业更愿意将一些总部功能放到上海,这对当地扩大招商引资和进出口有一定影响。
在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商务厅等部门完成的《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江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中,排在第一位的影响也是“虹吸效应”。
“现在安徽还没有到申请自贸区的地步,我们在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区,什么条件成熟才申请什么。”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说。
上述人士认为,在告别了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各地申报自贸区或谋动自贸区,是地方政府为促经济增长而出招,但自贸区是重大的改革试验,因此不可能短期内遍地开花。上海自贸区设立以后,各地对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认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建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