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部内陆的重庆是改革开放的新阵地,也是我国西部较为集中的企业成长源。随着技术和资本积累的逐渐加深,对外扩张已然成为一批率先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内在发展需要。
如今,一大批渝企在践行“走出去”中,一方面在规模上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结构优化中进行转型升级,使重庆的脊梁更加坚挺。
核心事件
●2013年10月,宗申产业集团与缅甸签署关于矿业开发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最快于今年底启动。11月,计划从北美采购液化天然气,在加拿大设立研发中心。12月,在白俄罗斯的钾盐与大型农机项目进入加速谈判落地时期。
●重庆祥宏实业集团在美国收购一家大型煤矿,投资额达9000万美元。
●重庆易钧建实业公司远赴格鲁吉亚,投资500万美元收购一个金矿项目。
●重庆牧雪发展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计划5年内在老挝甘蒙省打造一个150万亩的立体现代农业庄园。
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看来,越是经济低迷时期,越是厚积薄发进行低成本扩张的黄金时期。
来自市外经贸委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至去年底,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55家,总投资额达到43.7亿美元。仅今年1~10月,全市对外实际投资81683.07万美元,同比增长6.42%,投资目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1个。
海外并购
开拓国际市场深度转型
最近几天,宗申矿业有限公司总监李仁靖每天处于“待命”状态,“钛铁矿项目刚通过缅甸内阁会议审核,一旦通知下来,就要去缅甸首都内必都与当地矿业部正式敲定合作。”
“获得矿产权后,将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李仁靖告诉商报记者,钛铁矿是提炼钛的主要矿石,其产品可广泛用于航天、军工、汽摩等领域。
“铅锌铜铁等原材料涨价,使得终端产品企业感到压力大。”昨日,宗申产业集团海外投资部有关负责人也证实,待缅甸项目形成量产后,其开采的下游产品将运回国内,用于摩托车等终端产品的加工生产。
宗申掌门人左宗申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谈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资源行业低迷,对于制造业来说,反而是黄金并购期。抓住全球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下跌的机遇果断出击,积极稳妥地实施了“走出去”战略。
“占有这些资源仅是宗申收获的一部分。”左宗申说,在此基础上,宗申打造了一支海外并购的专业团队,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建立了一个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矿业巨头合作的网络系统。不仅如此,宗申还通过“走出去”的不断实践,在业界树立起企业知名度与品牌。而这些也为宗申未来继续开拓国际市场,进行深度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出海踏浪
民企投资额占比达到37%
“尽管起步稍晚,但民营企业的热情却在不断高涨,在全市对外实际投资额中的比例已占到37%。”市外经贸委对外投资处处长宋刚介绍,在这股“走出去”浪潮中,民营企业的身影从过去的零零星星,发展到如今大规模的“出海踏浪”。例如,重庆祥宏实业集团在美国收购一家大型煤矿,投资额达9000万美元;重庆易钧建实业公司远赴格鲁吉亚,投资500万美元收购一个金矿项目;重庆牧雪发展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计划5年内在老挝甘蒙省打造一个150万亩的立体现代农业庄园。
既要鼓励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又要防止避免“头脑热”。今年10月,市外经贸委推出国内首部地方性对外投资规划《重庆市对外投资规划纲要(2013-2017)》。
《规划》中显示,重庆将鼓励优势产业开展对外投资,比如推动汽摩、装备制造业及材料工业企业,通过并购国外优势技术企业,建立组装工厂、研发机构等。同时,还将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合作和海外并购。
《规划》中还提到,预计到2017年,全市对外实际投资累计达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对外投资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形成5家以上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其中,重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将超过400家。
反哺市场
促进“走出去”再“投回来”
“随着在海外市场的经验日臻成熟,目前有重庆企业已开始获得全球产品定价权,境外加工基地、研发机构和国际营销网络也正在成型。”市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对外投资在推动过剩产能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以激活更大的效应。
“打算通过双向投资贸易融合发展的模式,来实现‘走出去’‘投回来’良性互动。”该人士介绍,将支持重庆企业并购境外知名公司、先进技术后返渝投资,推动外贸企业并购发达国家营销网络、知名品牌和研发中心,加快进入国外消费终端,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境外投资的促进工作,扩大对外投资主体队伍。
此外,还将建立“传统工程+投资项下工程+成套设备出口”三轮驱动发展模式,实现“工程+投资”两条腿“走出去”,同时发挥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成套设备出口、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建立重庆市对外承包工程战略联盟,促进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及设计咨询业建立战略联盟,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声音
企业走出去 不仅仅为生存
“以跨境直接投资形式的‘走出去’,是不少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走出去”战略是企业、产业、当地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梅新育看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仅只是为了企业的生存,更多的是一种全球化战略的布局。“只有提前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布局,才能在经济高增长结束后顺利占据新的高增长市场,从而保持自己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甚至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