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川渝产业合作升温
作者:吴陆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1247 更新时间:2018-6-29 14:44:54 文章录入:zhangkun 责任编辑:zhangkun

 长江重庆万州区段两岸布满葱绿的树木。

目前,长江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0.2%。 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根据新签署的《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未来5年,川渝将从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协作共兴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和成渝城市群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在目前举行的重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上,川渝两省市共同签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两地有关部门和市、区签署了12个专项合作协议。

根据签署的行动计划和专项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里,川渝将从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协作共兴等方面展开合作,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和成渝城市群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俗相通。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合作的内容更实际、措施更具体、操作性更强,是双方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深入,充分体现了“一盘棋”发展的战略思想。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保护是此次合作的重中之重。

川渝共处长江上游,两地均表示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任务,共建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让一江碧水向东流。

重庆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在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方面,双方将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加强跨省市水体监测网络建设,建立河流监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工业(化工)污染、畜禽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探索边界河流环境污染纠纷案件溯源协查,对边界应急事件实行联合执法;开展流域污染治理省际合作试点。

记者了解到,在跨界河流协同共治上,川渝此前已经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实践,有了成功的经验。以南溪河治理为例,该河流全长92公里,流经四川武胜和重庆合川两地的7个乡镇后汇入嘉陵江。

曾经的南溪河上垃圾漂浮、臭气熏天。2017年,7个乡镇签订了联合治理协议,同步启动了南溪河流域内养殖污染治理、场镇污水截流、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岸坡环境治理等工作,并建立了流域环境保护定期联席会议、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流域生态环境事故协商处置等制度。如今,南溪河水清岸绿,整体水质稳定在三类。

为持续改善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川渝各市区之间积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的合作。此次,重庆潼南区与四川遂宁市签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提出建立涪江和琼江的跨流域联动机制,年度滚动对跨界流域沿线主要污染企业开展交叉核查;建立环境风险数据库,推动信息共享、上下联动预警、事故联合处置、舆情共同管控;建立跨境河流水情、雨情等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缓解涪琼两江区域防洪防汛压力。

重庆荣昌区和四川内江市在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把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排在首位,明确将加强大清流河、马鞍河、渔箭河、龙市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跨省河流水情、雨情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建立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动协作机制、上下游河长联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共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对同处西部内陆的四川和重庆来说,加大开放力度,带动区域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川渝两省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和开放环境日趋健全和优化,双方在全国开放版图上均占据了重要位置。此次签署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共同加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比如,在重大铁路项目建设方面,川渝将共同大力推进沪汉渝蓉沿江高速铁路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成都经达州至万州、重庆主城至万州等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9年开工建设;在完善城际快速公路网方面,双方共同实施G210川渝界至茨竹段等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联合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在畅通长江上游航道方面,双方将加快推进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等。

携手推进南向通道建设是本次合作一大亮点。据了解,川渝将合力推动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区域合作机制。包括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西部省市协同,促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与中欧通道、中亚通道、长江水道有效衔接。联合开展宣传推介,共同打造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国际品牌等。

川渝两地的市区层面,开放合作也不断深入推进。四川泸州市与重庆江津区毗邻,都是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江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与四川泸州市达成《推进沿江开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两地正在积极协调渝泸高速公路扩能、渝赤叙高速纳入两省市高速路网规划,落实接点协议。同时,加快完善毗邻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畅通两地“毛细血管”交通网络,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

此外,重庆万州与四川达州也签署协议,重点聚焦物流合作,明确提出,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万州建立综合保税区和达州设立海关,合作开发建设万州保税物流园区和达州秦巴物流园区。合作建设达州“无水港”,将万州口岸的港口功能延伸到达州,促进两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共推产业创新协作

川渝两地市场、产业的关联度和互补性较强,近年来,随着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深入推进,两地在产业合作上也不断升温。

记者从重庆发改委获悉,按照此次签署的行动计划,川渝两地将共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鼓励两地汽摩企业深化合作,引导广安、内江、达州、泸州、资阳、南充等地承接配套重庆汽摩产业,打造川渝汽摩产业集群。同时深化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领域协同合作。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核心器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与高端产品制造应用,共同建设西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川渝还将共同推动中关村(重庆)军民融合产业园、中国(绵阳)科技城等军民融合创新载体建设和协同创新,共建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同时,鼓励两地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转移,共同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

重庆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吴安认为,川渝在产业方面的合作,重点是强化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产业链接。“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打造,以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吴安说。

据了解,为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川渝将建立两省市主要领导共同召集、轮流主持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两省市部门对口联系机制,并由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制订《行动计划》的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明确责任主体,纳入两省市政府目标考核。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