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唐山:废墟上崛起现代工业新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1592 更新时间:2018-11-29 11:03:23 文章录入:panting 责任编辑:panting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器人孵化中心,一家科技公司科研人员在组装他们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高质量发展

河北唐山是一座工业重镇,面对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唐山市委、市政府引导全市向可持续发展型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加快由工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去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培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前不久,全球强度最高的汽车面板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成功下线,这标志着唐钢的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唐钢的成长进步,是河北唐山这座工业重镇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唐山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把绿色、精深、开放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的突破口,通过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努力,使城市经济实现了高速健康发展。去年,唐山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06.1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733.0亿元,两项指标均为改革开放前的300多倍。

文旅融合带来新生机

截至2013年,唐山钢铁已经建成产能1.5亿吨,实际产量1亿吨左右。围绕钢铁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着唐山经济的一半。

随着时代变化,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不仅阻碍了唐山经济转型发展,也成为一大污染源。唐山市委、市政府引导全市上下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去产能,向可持续发展型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至2017年累计化解炼铁产能2553万吨、炼钢产能4469万吨,分别占河北省的63.9%和39.6%。同时,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481家,对焦化、水泥等12个行业1661家企业制定错峰生产“一厂一策”。2017年,全市PM2.5浓度较2013年同期下降43.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源远流长的工业文化资源,唐山按照全域旅游规划,重点构建中部工业文化、北部长城山水、南部海岛湿地三大板块,培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南湖景区的前身是采煤沉降区,曾经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经过两次较大规模治理,改造成为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6平方公里的公园。由于距离市中心仅2公里,南湖公园成了市民早晚健身、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后,唐山探索出一条园区永续利用之路,闲置的场馆改造成了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市民服务中心,200多个审批及服务事项每天聚集数千市民。同时,园区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汇聚人流,春节灯会、摩托艇大赛、射箭大赛、航拍摄影大赛、风筝风车节、电子音乐节……今年国庆期间,南湖景区举办了7个主题的50余项精品文化活动,“灯光秀”每晚开启,光影交织呈现出唐山千年古韵、百年文明、城市嬗变的华章,为游客奉献了亮点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去产能、“退二进三”工作中,腾出的旧厂房、老设备,唐山没有一拆了之,而是深入挖掘工业历史文化,保护、改造成水泥工业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陶瓷博物馆、唐山工业博物馆等文旅产业项目,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第一城市品牌”。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唐山重点聚焦京津冀周末旅游市场,围绕唐山三岛、滨海休闲、工业旅游、评剧故乡等主题,推出了城市休闲周末、乡村旅游周末、海岛旅游周末等一日、二日游,以及串联重点景区的三日、五日游等线路。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0亿元。

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

有煤,有矿,沿海,唐山是适合发展钢铁产业的城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是不要传统优势产业,而是通过改造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唐山每年实施100项技术改造、100项新产品开发、100项钢铁深加工和100项两化融合等“四个一百”项目,推动传统产业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加快由工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近5年来,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15%。

钢铁等传统产业成就了唐山的昨天,也是经济发展的现实支撑。钢铁产能的压减,倒逼企业转身向提高供给质量要效益。

首钢京唐公司全部产品均为高档钢材,涵盖汽车车身、西气东输管道、易拉罐等。河钢唐钢公司生产的高端家电板、高强度汽车板为海尔、美的等龙头企业供货,跻身全球供应商前列。津西集团研发的美标H型钢,远销美国、菲律宾、墨西哥、巴拿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最大型钢生产基地。在全市钢铁行业生铁、粗钢产量双下降的情况下,全市铁路用钢、大型型钢、涂层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分别增长73.3%、66.7%和42.9%,去年实现利润总额达355亿元,同比增长211.3%。

此外,“复兴号”由中车唐车研制;百川集团机务设备、高铁检修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第一;中信重工开诚特种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航天国轩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三友化工、惠达陶瓷、汇中仪表、启奥科技、华发教育……众多知名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近年来,唐山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0%。

临港产业迎来新机遇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贸活动的门户,有海无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唐山跨越式发展的“短板”,谋划港口建设势在必行。

1989年唐山港京唐港区开工,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京唐港区已建成泊位44座,水路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多个港口。2017年货物吞吐量完成2.9亿吨,位居河北港口第一位,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集装箱运量突破200万标箱,跻身世界集装箱百强港口。

京唐港区通航10年后,曹妃甸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帷幕。曹妃甸因近岸深水,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2004年曹妃甸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次年底通航试运营。作为我国较为年轻的港口,曹妃甸港区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有生产泊位95个,货物吞吐能力稳步提升,货物种类也日趋多元化。2017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320万吨,同比增长10.12%。其中,外贸吞吐量29105万吨,成为世界第四大出海港。

今年前三季度,唐山港吞吐量达到4.55亿吨、居全国第3位,与我国南方主要港口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航线,大量矿石、煤炭、钢材等货物在这里集散,40万吨大型船舶常态化靠泊。陆地,唐山港在呼和浩特、阿拉山口、石嘴山、朔州等地设立内陆港19个,将直接腹地扩大到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间接腹地通达蒙俄和中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并开通直达比利时的中欧班列,贯通欧亚的内陆港物流网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省级正式验收,曹妃甸港区进口肉类口岸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唐山市跨境电商第一单货物从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通关入市……随着口岸功能不断完善,进口矿石混配交易中心、中林木材产业园、平行车进口等一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也纷纷落地,滨海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

2016年,唐山入选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站在国家新一轮开放前沿,唐山着力以开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步伐,把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

松下、爱信、住友、美国通用电气、法国达能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唐山,唐山100多家钢铁、煤炭、建材、加工制造、农业开发、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河钢集团并购,唐钢公司管理运营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仅用8个月就由连续7年亏损转为全面盈利,让百年老厂重现活力。在国际钢铁界进一步展示了唐山高超的钢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