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华安铁观音茶园。薛志伟摄
福建漳州实施商标兴业富农战略,发挥地理标志带动效应,通过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成为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形成“一县一优质地标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地理标志是表明产品产地来源的重要标志,既是巨大的无形资产,还是所在地区的形象名片。福建省漳州市历来重视并积极推动地理标志“走出去”。早在2011年,“琯溪蜜柚”“东山白芦笋”就已入选“中欧10+10”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清单。今年,“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红柚”“云霄枇杷”“南靖兰花”“平和白芽奇兰”5件地理标志产品推荐参评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100+100”清单,再次把漳州地标带向世界。
截至今年10月底,漳州市有效地理标志商标(产品)148件,居全国设区市第3位、全省第1位。其中,云霄县拥有地理标志34件,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1位。
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漳州大力实施商标兴业富农战略,发挥地理标志带动效应,通过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成为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地标”助力区域精准脱贫
云霄县“下河杨桃”久负盛名。作为杨桃种植“第一大村”,云霄下河乡下河村种植杨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过去村民发愁杨桃卖不出好价钱。”下河村党支部书记蔡劲松说道。早前下河村杨桃种植面积大而散,品种以本地酸杨桃为主,口感酸涩,此外,受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条件不便等因素的影响,产量虽高销路却不好。
为改变这一状况,下河乡聘请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建立品种改良实验园,提升杨桃品质。随即,下河村又成立了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杨桃申请注册“下河杨桃”地理商标,并统一制定杨桃的“地方标准”。2016年,在“下河杨桃”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后,名气随之大涨。下河乡迅速成立党建扶贫先锋队,打造“地标+电商+合作社”的产业扶贫方式。下河村19家杨桃产业合作社共吸收入社农户748户,实现每月网销杨桃15万斤、网销额120万元以上,入社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现在的消费者都十分注重商标品牌,有了‘身份证’,不愁销路了。”蔡劲松说。
依托千亩杨桃资源,下河乡创建“下河杨桃园地标驿站”,并连续多年举办杨桃节,开创地标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仅2017年2月的杨桃采摘季,就吸引游客超6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如今,下河村已从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杨桃村”。
借助“下河杨桃”等一系列响亮的地标招牌,去年云霄全县地标产品种养面积达38万亩,产值达52亿元,整个产业链各环节从业人员及受益人数达32万人,有效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平和县则培育出“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红柚”“平和白芽奇兰”3个年产值超20亿元的地标产业,全县农民70%的收入来自地标产业,地标品牌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2010年以来,漳州累计兑现商标富农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使用和管理,为漳州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有效的“身份证”“入场券”。“云霄枇杷”“浮宫杨梅”“诏安青梅”“南靖兰花”“华安铁观音”……一个个含金量极高的地标产品相继打响、遍地开花,漳州已形成“一县一优质地标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产值达580亿元,约80%农村人口受益。
扩大地标品牌效应
“这是建兰的红君荷,一苗100元,两苗带三芽的只要180元……”11月11日上午9点半,位于南靖县山城镇的青轩兰场直播棚,主播张淑群正进行“兰花直播”。她一边展示兰花,一边介绍兰花的品种、特性等。不到半小时,就引来上千名粉丝在线观看。
青轩兰场的两家网店有11万固定粉丝,一天直播能吸引上万人次观看。“网店上架的兰花品种有80多个,有的兰花品种数量较少,我们就没有上架,而是通过直播间向网友展示。”青轩兰场负责人张旭东说。截至当天17时,青轩兰场的南靖兰花订单量有400单,成交额超12万元。
无独有偶,在11月18日举行的“漳州产全球销”网上食品名城大促活动现场,20多家漳州食品企业的生产者化身为“网红主播”,通过阿里巴巴1688频道“漳州产全球销”网络直播平台,与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推介。短短1个小时,新汇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谢福特成功“带货”57盒(件),收获300多名新粉丝。
好产品、好品牌需要好渠道的传播。玩转“地标+电商”模式,漳州不断扩大优质地标品牌效应,各类名优特产品“飞”出深山,土货变“尖货”。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上漳州地区的核心网商企业已超过1500家,年线上销售额逾4亿元,每月吸引全国超过3万名采购商购买漳州食品。特别是在水果电商领域,漳州已成为与广西南宁、四川成都齐名的水果生鲜电商知名产地。
同时,漳州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地标产品搭建展示、推广和销售平台。组织优秀地理标志企业参加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等全国性的专业展会,并举行专题推介活动,引导地标产品“走出去”;多个县(市、区)每年举办地标节,如平和县从2005年以来连续14年举办蜜柚节、茶王赛,云霄县举办“云霄枇杷节”“云霄年货节”等活动,将外地客商“引进来”。
漳州还推行“公司+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农产品的开发,推动地标产品由单一品种向产业集群发展、地标品牌由单一品牌向产业品牌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农好康(福建)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开发“平和白芽奇兰”“平和琯溪蜜柚”等多款地理标志产品,上线“漳家界”漳州地标产品线上汇集平台,推广“漳州地标产品品质生活优选”地标专栏,创造“无界”漳州。龙海市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杨梅商品申请注册集体商标12件,使用集体商标的农产品产值累计超3000万元,推动了浮宫杨梅产业化发展。
“智慧地标”护航金字招
今年8月份,平和琯溪蜜柚还未成熟上市,但网络上却已有人假冒该品牌进行销售。对此,结合琯溪蜜柚上市周期,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针对性地发起“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智慧地标”互联网监管平台,工作人员对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布的商品信息进行比对,共发现涉嫌侵犯地标专用权电商销售链接500余条。该局立即指导平和县市场监管部门和地标协会联合开展维权工作,让假冒优质地标产品行为无处藏身。
“虽然漳州市地标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仍存在注册规划弱、管理水平低、品牌影响小、保护效应差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全市地标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林丽卿说。为此,漳州市创新监管模式,今年8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市“智慧地标”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对地理标志商标的监管和服务。消费者和商户可到该平台上查假打假。
“智慧地标互联网监管平台架构为两个通道,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某地理标志的授权情况,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对没有授权的电商产品进行侵权排查。”该局商标科科长杨蔡鹏说。
据介绍,该平台运行以来,属地监管部门及时将涉嫌侵权线索分流至地理标志权利人,联合开展地理标志商标维权行动,强化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严厉打击了侵犯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行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