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四个问题
作者:张贡生,… 文章来源:国研网 点击数:1661 更新时间:2012-7-16 9:47:19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来,学术界再次掀起加快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大讨论。比如:中国究竟应该加快大中城市发展的步伐,还是应该加快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步伐;中西部地区能不能效仿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应该吸取哪些教训;中国究竟应该向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些什么。诸如此类,虽然学界已有较多论述,但仍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或缺陷。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希冀能够引起学界的重视。

  一、城镇化的本质内涵:人口的城镇化、区域的城镇化和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比较经典的解释有三个。一是李树琮的解释:“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内涵包括:

    (1)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

    (2)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结构的不断变化;

    (3)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城市中心作用的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

    (5)城市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

    另一个就是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一书的定义:“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其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

还有一种就是刘亭、金新仁的解释,将城市化的内涵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城市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发生、发展、发达,而是特指近代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出现、发展、壮大,人口聚落发生的快速集聚现象。这种快速集聚的内在需求主要源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集聚效益,而不是传统农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政治需要和单纯的消费性需求。

(2)从表现形态看,它是人口结构的分化,从事非农业的人增多,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乡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进而促使原有城市不断扩大,又使新城市不断出现和陆续形成。

(3)从经济内涵看,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逐步转移的过程,亦即国民经济的结构演进和升级的过程。结果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农业经营方式从传统农业向外向型、商品化、现代化农业转变。

(4)从连续的动态过程看,它既是城市内部功能完善,城市文明向周边推进和普及,城乡一体化和共同进步的过程,同时又是大众传媒的普及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和休闲生活向城市方式转变的过程。

(5)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它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逐渐被现代文明的城市社会所替代的过程。城市化带来了人的行为模式、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的提高。 

可见,城镇化最本质的内涵就是:

第一,农业的剩余(包括农副产品的剩余和劳动力的剩余)是一个国家加速城镇化最基本的推动力;

第二,在此基础上的第二、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城镇化最基本的拉力;

第三,市场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城镇化的核心所在——包括城乡分工、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城镇规模、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分工,主要由市场来完成;

第四,人口的城镇化只是表象,如果没有发达的城镇产业作支撑,城镇会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

第五,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城镇之间产业的转移、城乡之间联系方式的变化、大都市圈的演变、城市带的形成和扩展、卫星城镇的形成等,无不与社会、经济和时间发生紧密的联系;

第六,聚集和扩散是城镇化的本质功能,不应该将两者分割开—那种仅仅强调聚集功能的理论是片面的,聚集和扩散的载体是“服务”和“市场力”;

第七,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则是城镇化的最高目标;

第八,学会经营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的形象或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当然,经营城市的根本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在国内乃至世界产业体系当中的特殊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纵然可以通过行政的或计划的手段实现地域的城镇化和人口的城镇化,但很难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市化。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1958--1960年中国实行大跃进,加速城镇化,结果到了1960年后期不得不实行治理整顿,实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推行逆城市化。再比如,近年来有些地方废除了城乡户口限制,支持农村居民到城市居住,但是,很多农民在城市呆上一二年,最后又返回了农村,原因就是现有的城镇无法吸引农民进城就业,或者城镇的收入比农村还要低。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加速城镇化。当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加速城镇化,还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稳定粮食的生产,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如在城乡之间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的教育体系、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工补农的措施等。

 

  二、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不可行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镇化的进程完全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比如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实行粮食凭票供应,即使是住房也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重视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相伴随,政府倾向于发展大中城市,限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因而,1958年之后,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甚至是萎缩状态。三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借助国有经济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限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乏力,或曰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四是人们把城市当作一个消费单位,而不是生产单位,从而限制了工业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五是不重视城市带、城市圈或城镇体系的建设,以至于在中国根本不可能产生国际大都市和大都市带。六是在经济增长方面,实行粗放式经营,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七是城市规模由计划来确定,而不是由经济发展的规模来决定。也许是受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极其缓慢。统计显示,195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2.46%1978年仅为17.92%,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2个百分点。

  可见,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一种滞后型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失败或者是教训,今后不能够也不应该走这条道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第一,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的现代化成为一句空话;第二,忽视了城市化的“推力”和“拉力”作用,因而不仅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制约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第四,使得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困难重重,社会结构的变迁举步维艰;第五,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关起门来搞现代化而取得成功的范例;第六,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三、英国的城市化道路:可资借鉴但很难模仿

  英国对于世界城市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英国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了“田园城市”,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即“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第一个建立了卫星城,第一个实现了郊区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似乎成了世界城市化的一个实验基地。但是,它也有其特殊性,或者说我们无法效仿的地方。这是因为:

  第一,英国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城市化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城市化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的条件下来追赶它们。也许我们可以实现某些阶段的跨越,但是,也不能排除追赶的成本——人地关系的紧张和农业发展的徘徊不前。近年来,粮食短缺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点。

  第二,英国的圈地运动、海外地域的扩张和殖民地贸易的发展为英国早期的城市化运动创造了条件。就圈地运动而言,一方面摧毁了农村中小生产的传统,从而为农业的机械化和商品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使得农民成为第一代工人,导致人力和资金最终大规模地转移到工业部门,从而加速了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就海外地域及殖民地贸易的扩张而言,早期殖民体系的建立和新航线的开辟,也为英国完成城市化运动提供了条件。正如学界所讲的:“随着殖民地的扩大,英国对外贸易的往来在18世纪增加了6倍,伦敦成了世界贸易中心。”显然,这也不是我们能够学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比如加快农业的商品化和机械化。通过农业的商品化和机械化,为工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提供更多的初级产品)和城镇化的加速创造条件;通过农业的集约化和集中化经营,为工业化和城市化铺平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携带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因为,“整个1718世纪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对外贸易”。

    第三,如果我们将英国的城市化道路划分为三个阶段,那么在第一阶段(1516世纪)和第二阶段(1718世纪),工业村庄(主要出现在小码头和小渔村、河谷地带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小城镇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和城镇化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也出现了大量的工业村庄和小城镇,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没有迅速地向小城镇聚集或集中,加之没有与大中城市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因而进一步发展的活力显得不够充分。因此,下一阶段的任务,一方面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促进乡镇企业向已有的城镇集中,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提高自身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四,自18世纪中期以后,一方面英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海上霸权地位,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加之科学技术和运输革命使人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为增强,因而18世纪中期之后英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地域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目前这几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够充分,因此,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结合实际,采取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综上所述,英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很难模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借助于市场化的手段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经济发展的规模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加快卫星城镇的建设,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有序进行等。

  四、美国的城市化模式:不能照搬

  虽然美国的城市化运动比英国迟很多,但是综观美国的城市化运动史,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东部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世纪中期以后。

    在第一阶段,客观地讲,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第一,英国资本对于美国的城市化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美殖民地是英国商业扩张的直接产物,直到18世纪50年代,美国殖民地从英国的重商主义制度中获益远胜于负担。它们在英国市场上出售货物,从英国海军那里获得对其航行的保护,并且得到英国的资本来帮助发展自己的经济”。第二,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为其城市化运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况且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他美洲国家。第三,欧洲移民为美国城市化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19世纪初,欧洲移民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迁入,到19世纪中期,移民速度增加到每10200万人。从1800--1920年,有3000万人移居到美国”。这些人为美国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并成为美国后来西部开发的先行者和中坚力量。第四,农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运动提供了许多条件:一是为轻工业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二是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刺激了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三是农副产品出口创汇为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四是为城市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反过来,农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内的消费市场。

  在第二阶段,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城市化以西部地区的开发为标志。可以说淘金热启动了西部地区城市化运动,大体在19世纪中期以后,奥克兰、克拉门托等城市形成。二是铁路的发展加速了美国的城市化运动,由此形成铁路城镇,如联结太平洋沿岸的夏延、拉勒米、本顿、布拉恩、雷诺等。西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旧金山为代表的首位城市,以丹佛、洛杉矶、西雅图为代表的地区中心城市。到1910年,西部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6%,其中太平洋区为56%,落基山区为40.7%,其特点是中小城镇较多,大城市较少。

  可见,美国的城市化模式我们也是很难照搬的。可资借鉴的地方是:借助于市场化的手段,走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是其一。其二,通过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办法,加快区域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比较可行的思路就是实行“丰”字型的城镇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首先,应强化环渤海城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其次,由北向南通过快速通道——比如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将整个东部沿海地区连接起来,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带(或称大都市带)的形成,并力争在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对于全国来讲,首先是要促进整个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带、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带和珠江流域城市经济带的形成和功能的提升;其次是由北向南形成若干条城市经济带,比如由乌鲁木齐至广州或上海、由乌鲁木齐至昆明城市经济带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中国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而向周边国家或地区延伸,最终形成多极化的各具特色的纵横交错的城市圈、城市带以及网络体系;其三,围绕大中城市和城市圈以及都市带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其四,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提升城市功能,走“绿色城镇”和“经营城市”的道路。

 

作者:张贡生,兰州商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国研网

文章录入:weixuhong    责任编辑:weixuho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