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发挥陆港作用 带动产业发…
产城融合打造区域经济强…
数字经济时代 区域如何抓…
粤港澳大湾区应注重经济…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群崛起带动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版图加快绘…
南京都市圈探索从区域项…
链接—《人类减贫的中国…
金融持续助力区域协调发…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中国城市化机遇与问题并存
作者:周雪松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1578 更新时间:2012-9-19 8:18:02

  915日,中国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在北京表示,中小城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天,“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的多名专家围绕中小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表了主题演讲,为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言献策。

  中国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首先做了主题演讲,演讲的题目是 《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明星城市》。郑新立说,中小城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郑新立表示,最近这些年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汽车限购行列,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导致了“逃离北上广”现象,大城市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小城市都没有,大城市的城市病凸显了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小城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机遇。

  同时他强调,当前稳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要求也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滑,到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现在中国在为怎样能够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绞尽脑汁,而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来讲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扩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来扩大消费、扩大投资,从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止跌回升,可以为 “十二五”乃至今后20年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郑新立认为,中小城市建设应当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要选择发展方向,应该围绕这个方向加大投入。从现在到未来大约20年,也就是到2030年,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尹成杰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了加快推进的新阶段。结合此间发布的《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和当前的情况看,这一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有以下几个标志:

  一是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变化。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27%,表明我国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的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迈入了以城市为主体的时代。二是城市规模稳步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三是城镇化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给城镇化创造了巨大的建设城镇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城乡生活消费和其他各项消费的结构升级,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四是城市化的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涉外承载能力逐渐提高。我们这些年转移出去25亿农村劳动力,这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

  尹成杰表示,尽管在较短时期内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值得注意和解决。有些地方还不能够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些地方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三者不能同步协调发展,这是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要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些地方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还仍然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有的地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和资源城镇化相脱节,虽然土地城镇化了,但是人还没有城镇化,农村人口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