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梁绮利:当新型城镇化遭…
迟福林:推进规模城镇化…
徐匡迪:中国的城镇化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魏后凯:论新型城镇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数:1645 更新时间:2013-7-2 23:43:23

 

 

人本型的城镇化:平等、共享与融合

  记  者:有篇文章认为,城镇化的真谛是“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城镇化,从人的发展上来讲,它的本质是什么?要实现什么目的?

  魏后凯: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这样考虑: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存在差异的。城镇化的本质是一种人的城镇化,是变农民为城镇居民或市民的一个过程。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人口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通常是同步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进入城市,变为城市新移民后,享受了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在各种权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他们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更多讲的是平等的问题,而不是说无差别;人与人之间肯定是有差别的,能力有差别,所在行业有差别,分工有差别,——“无差别发展”这种说法还是不太准确。

  从平等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核心都应该是以人为本,我们进行的是人本型的城镇化。这种人本型的城镇化应该包括三层涵义:首先,讲究平等。不管是从别的城镇转来,还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移民,只要是常住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就应当享受同等待遇。现在一些农民工进入城镇之后,并不能享受这些待遇,所以是不平等的。平等是城镇化首要的因素。

  其次,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讲,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共享,具体来说,就是资源应该共享。对于城镇的常住居民来讲,不管是原住民,还是新移民,无论民族是什么,身份是什么,资源要共享。其中包括,一是发展的机会要共享,这涉及到就业问题 。一些城市把就业岗位与本地户口联系起来,没有本地户口就不能进入,这是一种歧视,也是一种机会的不平等,也和平等问题有关系。二是发展的成果要共享。农民工和新移民,虽然参与了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身份的不同,获得的报酬很低,不能和城市的原住民享受同等的待遇,不能更多地享受城镇化、工业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这就是我们以往一种“共建不共享”的状态。所以,共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融合。城市与乡村要融合和互动,不能分割。新的移民要和原住民融合起来: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常住居民之后,还老觉得自己是农民,没有认同感;这是一种没有融合的状态,是分割的。城市内部往往呈现一种典型的二元结构:这边是豪华的住宅区,那边是城中村、棚户区;老的原住民享受很好的城市待遇,新移民却不能享受。这样,居民之间没有融合,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没有融合。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大熔炉,本身就要融合起来。当然,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民工进入城市,各方面融入城市需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平等、共享、融合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

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模式是多元化的

  记  者:“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又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新型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魏后凯: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我们过去“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提出来的,是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个概念。但到底什么叫“新型”城镇化,学术界有争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跟“传统”相对应,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概念,可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要素和内涵。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寓意很丰富,不管干任何事情,都要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在这个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肯定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一种城市增长和建设模式。过去,我们传统城镇化的很多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比如,我们的土地城镇化比较快,城镇化质量比较低,“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对资源环境消耗比较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等。这都是传统城镇化的一些表现。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建立在高消耗、高排放、土地高扩张基础上的粗放发展模式,我们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概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认为,这八个字说明了”新型“城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但并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全部内涵。实际上,”新型“城镇化更多地是强调以人为本,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然,我们说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还是比较抽象;具体来说,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内涵和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体现在集约型的城镇化。集约就是要节约资源,包括矿产、能源、土地、水等资源。比如说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方面,欧洲有一种“紧凑型”城镇化,它更多的是针对土地的利用空间,集约利用土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集约型城镇化模式。又比如低碳型的城镇化:碳的排放实际上是一种能源消耗的问题,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节约利用能源,就是用低碳的理念、技术和方式来推进城镇化,这就是低碳型的城镇化。有一些学者,对低碳的涵义无限“拓展”,甚至把绿色发展概念也纳入进去,这可能是一种误区。我认为,碳排放主要是一个能源消耗的问题,应该属于集约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体现为绿色的城镇化。绿色的概念就更广了,包括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当然也包括低碳发展和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在《中国环境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城镇化的绿色选择》,强调绿色的城镇化更多地强调生态环保、保护优先。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这就是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其中包括建立绿色的产业体系、绿色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向绿色的发展方向转变。

  第三,体现为和谐型的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如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人与社会、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更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共享,比如,不能让新移民与原住民的收入福利相差悬殊;这边是富人区,那边是贫民窟;这边是新城区,那边是城中村……这样就不和谐,社会就不稳定。所以,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解决各种矛盾和摩擦。例如把农民变成市民的时候,征地补偿就要考虑和谐的因素;城市里的拆迁补偿也要考虑这个因素,不能强制执行带来一系列问题。所以,和谐型的城镇化也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化。

  最后,体现为城乡融合型的城镇化。“新型”的城镇化不能再像以往一样搞“城乡分割”,使城乡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要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消灭、牺牲农村为代价,城市的繁荣不能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所以我们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和一体化,促进城乡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们在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时候也有很多误区,比如有人把“本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说成“新型”城镇化是不对的。因为城镇化造成的人口转移,一个是人口的异地迁移,是异地城镇化,另一个是本乡本镇的人口迁移,是本地城镇化,全国的城镇化就是这两种情况。有的人把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叫做“新型”城镇化也是不对的。这分两种情况,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建立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如果社区还是在农村,人口还从事农业,还是农民,就不应该叫做城镇化;城镇化是把农民变为市民,这种新型社区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不是城镇。如果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户籍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把这个地区变为城镇的一部分,农民身份也转换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新型”城镇化。所以,前提条件是把农村变为城镇,把农民变为市民。

  以上所说的就是“新型”城镇化,是和传统的城镇化相对应的。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而为什么提“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因为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做法,我们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产业结构等各方面与外国都不一样。我们应该探索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对于中国的每个区域,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湖南省,要走湖南特点的城镇化道路;对于贵州省这种多山的区域,就要搞“山地城镇化”;而北京作为首都,应该是一个大都市的模式,这又和其他区域是不一样的;像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和西藏这样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又是有很大差别的。有新闻曾经报导西部某些城市,要把周围的山削平造城,这就没有突出地方的特色;完全没有必要照搬平原地区的“七通一平”做法,西部多山地区完全可以“七通一不平”,这才是天人合一、和谐型的城镇化道路。

  我们所说的“特色”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是交叉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美国的很多做法也是“新型“城镇化,但是,这些做法未必都适合中国;传统的城镇化也有中国特色,但是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传统的理念和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了,也需要适时进行改变。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二者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我们曾经为此做过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所以,要把”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要重点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

  记  者: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小城市和小城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拉近大城市与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差别,我们要重点注意哪些问题?

  魏后凯:目前,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差距太大。这也是大部分农民都愿意进入大城市的根本原因。

  一般情况下,我们设想农民进城,可以先进入小城镇或县城,再到地级市,再到省会城市,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现在他们直接就进入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目前,我们农民工的三分之二以上都集中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这个比例很高。这样,一方面给大城市带来一系列诸如交通拥堵、房价高昂、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另一方面,中西部一些小城镇在衰退。根据我们的研究,小城镇衰退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规模太小,全国1.9万多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规模不到1万人,而一个小城镇要实现比较好的公共服务,最低有效规模要达到3万人左右;第二,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没有就业机会;第三,公共服务太落后。

  公共服务差距比较大,根本原因还是政府主导的行政资源配置方式本身有问题。国家把优质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投向了首都和直辖市,每一个省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了省会城市,每一个地方又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了地级市。我们过去提出“以市带县”,搞中心城市体制改革,试图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最初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中心城市不但没有较好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反而更多地把周边县域的人才、资源和资金吸引到地级市市区来了。现在,中央提出设置“省直管县”,就是想改变这种状况。

  要改变这种状态,中央今年提出加快城镇化要注意两个重点,一个是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另一个就是要注重中小城镇的发展。要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就要改变向大城市、特大城市等行政中心高度集聚的资源配置方式。

  目前,不一定能做到更多地向中小城镇倾斜,哪怕做到按人口相应地平均配置或投入资源,做到平等的原则就不错了:首先,要加大对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其次,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地区、城乡之间都要接轨,实现全覆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个最低的目标,——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是一个最低的、初级的目标,并没有提出实现城乡的全覆盖,不包括农村这一块,也不包括地区之间的接轨。所以,我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的全覆盖;第二步,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人口全覆盖,不能有城乡差别;第三步,基本公共服务全国范围的全覆盖,实现一体化。我们目前的状况离最低目标还差得远。最后,要引导产业和人口合理协同地集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好了,还要有产业支撑,不然就会浪费。有了产业支撑,才会有就业机会和人口集聚。

城镇化要做好产城结合

  记   者: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说,城镇化要有产业做支撑,实现产城结合。如何做好产城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融合还存在哪些问题?

  魏后凯:克强同志的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城镇化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里来,首先要有就业,没有就业机会,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就是要有产业支撑。

  城镇化的驱动力也在变化,以往中国的城镇化更多地依靠工业化来支撑,现在,我们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双轮来驱动。以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与发展阶段相对应 ,产业结构会有变化,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来拉动。所以,有产业支撑,城镇里面肯定不是发展农业,是非农产业;也不能是采矿等行业,应该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要走集中化、园区化、城镇化的道路。这些产业要进入产业园区里面,使其集中发展;而且这些园区应该位于交通位置较好的城镇地区。所以,所谓“产城结合”,是产业园区和城镇之间的结合。在城镇内发展制造业要形成园区,将园区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单纯地发展工业,一般是10-20平方公里,超过20平方公里,就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了。所以,产城结合,一方面产业要进园,实行园区化,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张要依靠园区,比如北京城区的扩张,就依靠亦庄和中关村科技园这样的园区的建设。所以,产业园区和城镇是一种互动的、融合的关系,产业园区本身就是我们现代化新城区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城市的扩张又是依靠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的。

  当然,要做到产城结合,一个关键的问题,不能再和过去一样搞单一的、大规模的产业园区;如果一个园区规模那么大,只提供就业,只有工厂,没有服务业,没有住宅和居民,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产业园区做大了,像亦庄,要向现代化的新城区方向发展,除了有工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以外,还要有一定比例的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要融合,还需要一部分的商业。这样的话,有人居住和生活,产业园区成为一个有机的复合体。

  以往有人诟病北京的城市建设有很多误区,比如建设非常大规模的卧城,像天通苑和通州;国外的卧城只容纳3-5万人,而我们的达到50-100万人,并且没有产业和就业机会,每天只往返运输上班族,肯定是不行的。我就把通州称为“有城无业“,每天上百万人在城区和通州之间往返,而没有产业和就业机会,这就是没有处理好产城结合的典型。这显然是不符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

 

文章录入:rrec    责任编辑:rrec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