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产业升级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电子信息产业正值战略机…
特高压推动能源资源优化…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盘活文化资产 打造湖南文化产业集群
作者:王晓红等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2249 更新时间:2013-9-16 10:22:57

2012年,湖南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约2730亿元,增加值约117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52%。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支柱性产业,在湖南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湖南文化产业在发展速度、结构、内容、投入等方面的不足开始显露出来。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如何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打造湖南文化产业集群等问题,采访了湖南省级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建华。

记者: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随着改革的深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你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目前的不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一定要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

唐建华: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一直以文化名片自傲,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风靡神州,名闻海外。但是,与老百姓期盼比,与经济发达省市比,在重视程度、改革力度、政策支持和解放思想上都有差距。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后,随着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变化,处于高位运行的湖南文化产业开始面临速度、结构、内容、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呈现出“大而不强、全而不精、活而不稳、早而不快”等不足。在今年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省市排名中,湖南排名第八,还处于第三梯队。

在湖南,既有规模上百亿元的中南传媒、电广传媒,也有像《人才就业报》资产仅十几万元的小企业。众多文化企业分布于出版、广电、报业、文化、体育等五大板块,仅湖南广电下属34级企业就多达120家,存在点状分散的状态,缺乏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式带动效应,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湖南的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呈现出散、小、弱的特质,许多企业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拟组建的几个文化集团中,能够真正用来运营的资产寥寥无几。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欠账较多。纵观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湖南文化产业要上新规模、新台阶,必须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必须转变方式、调整思路。

记者:从湖南的实际情况出发,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如何调整思路?

唐建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首先要以明晰产权为切入点,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强省建设为总抓手,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不明、监管薄弱为目标,搭建和完善具有出资人地位的新型监管平台。去年125日,湖南省省级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国的率先成立,标志着我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同时,要以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为根本,通过制定、健全和完善一系列配套的监管措施,全面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对文化产业集团的业绩考核,探索实施以“四升一降”指标(四升即净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新增资产;一降即资产负债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记者: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湖南省在财政方面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哪些支撑?

唐建华:今年,湖南省财政预算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5亿元。为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我们在编制今年引导资金项目建议安排方案过程中,注意把握了几个原则:

一是在项目安排上,突出“重点板块”。在项目安排数量与金额上,突出支持大湘西文化旅游、动漫、演艺、工艺美术和“走出去”五大板块,这五大板块重点项目63个,占比60%,金额7870万元,占比661%,平均每个项目支持额度约125万元。二是在资金分配上,集中拳头办大事,资金安排向有重大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项目集中,单体项目安排金额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重点项目44个。重点支持了快乐购、华声在线、湖南大剧院、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等一批重大企业(项目)建设。三是在区域分布上,增加市州项目所占份额,到市州项目65个,金额5476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383%、266%。四是在项目主体上,坚持国有与民营并重。建议安排项目支持中南传媒、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62个,民营单位37个,其他类5个。同时,也支持了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

记者:作为内陆省份,湖南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但从省级国有文化企业资产规模和资源分布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对此,你认为湖南当前应怎样逐步缩小这些差距?

唐建华:与发达地区相比,湖南还需要从整体上和大局上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围绕文化产业链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的识别、配置和融合。为此我建议:

一是借鉴安徽等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 “有保有压”的模式加快和深入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二是采取“抓大放小”的模式统筹协调升级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逐步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

三是以广电、出版、报业等文化龙头产业集团为重点,在切实推进各企业开展纵向产业链条整合的同时积极关注和尝试在企业间开展横向产业链条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的“棋盘式”布局,鼓励各企业跨行业运作,紧紧围绕文化强省战略实现协同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航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pengxuan    责任编辑:pengxua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