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产业升级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高端化升级,培育产业竞…
特色生态养殖 助力产业升…
立足优势促县域经济发展
“技术+运营”双重赋能 …
多措并举加快应急产业发…
如何理解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升级要转场到科技含…
解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中…
人口危局将重创中国城镇…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能源产业升级
作者:髙世宪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2484 更新时间:2014-6-15 19:40:52

6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时强调,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他还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这些观点和要求都是党中央立足世界能源发展的全球格局,结合我国能源利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做出的重要判断,对未来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纵观人类发展史,已经历了三次能源革命。从发展趋势看,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已初露端倪,它将以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主要标志,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全新能源时代。

 

能源革命包括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两大基本内容,能源革命表现为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包括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能源体制和人们对能源认识的根本变革。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发生的技术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变革是能源革命的核心价值所在,能源体制的变革是能源革命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人们对能源认识的变革是能源革命的思想前提。

 

与先前发生的能源革命相比,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呈现出四大特点:首先,它在发生伊始即具有全球性。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主要由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所引发,因此它一开始就有鲜明的全球化特征;其次,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人类社会对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方向和行将带来的影响表现出高度自觉,并会事先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引导能源系统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清洁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再次,它的影响将较以往的历次能源革命更为广泛和深刻。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能源系统,保证能源生产和利用更高效、更方便、更清洁、更安全、更可持续,它会加速实现“能源民主”和“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与先前发生的历次能源革命相比,其影响必将更为广泛和深刻;最后,它与新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新一轮能源革命将成为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代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和潮流,或者说,新能源系统本来就是这些经济形态在能源领域的产物。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应该把握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着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比重,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的转变;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提高能源清洁化水平,实现从污染到绿色的转变;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实现从集中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能源供需模式,实现从片面强调供给保障需求向合理调节需求与科学增加供给的转变。协调不同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衔接平衡关系,走高效、清洁、安全、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一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加强能源基础学科建设和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及时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能源装备的自主研发制造水平,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要坚持近中长期目标统筹。既要重视近期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也要关注能源系统向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转型等中长期目标;三要坚持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协调。统筹协调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促使二者相互协调和统一;四要坚持制度创新保障。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互动,对传统的能源体制机制进行大力度、深层次的改革。建立适应全新能源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新的能源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价格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录入:wudan    责任编辑:wuda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