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黄汉权:聚焦四大发力点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作者:黄汉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1119 更新时间:2020-2-13 13:26:42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中央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是从长远战略角度对我国产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所谓“产业链现代化”,包含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四个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聚焦这四大发力点,按照制造强国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短结合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组合拳”。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产业链现代化”一词首次进入人们视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国际竞争加剧、国内部分制造业产业链外迁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中央做出这一决策部署,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很强的针对性,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要看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高度关联,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没有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没有产业链现代化。因此,应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制约因素、对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把准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

产业链是指产品生产全过程依据前后向投入产出关联形成的链条,包括从研发设计、原料加工、中间品生产、制成品组装到流通、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与产业链高度相关的术语是供应链和价值链,三者既有区别又有关联,产业链侧重描述生产链条的技术经济关系,供应链强调市场主体因供需关系形成的链条,价值链主要反映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价值创造和分配。

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特殊语境下的术语,至今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我们认为,它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组织模式和经营理念于产品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使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今世界,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表面看是产品和产业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产业链的竞争,即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我国虽然在中低端制造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基础并不牢固,传统竞争优势趋于减弱,亟需通过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保持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基于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标建设制造强国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链现代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产业链完整性。产业链完整性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门类齐全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组装和低端制造环节加快向外转移,产业链完整性受到威胁,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削弱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千方百计保住我国产业链的完整性。二是供应链安全性。供应链安全性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应对外部“断供”的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维护供应链的安全性。三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产业基础能力犹如地基,决定着一个国家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到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虽然我国产业规模很大,但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四基”严重受制于人,必须提升我国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工业“四基”水平,打牢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四是价值链高端化。价值链高端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目标。我国产业总体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投资出口驱动,随着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外部需求变化,传统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亟需推进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进入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分配。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面临几大挑战

 

我国推进产业链现代化虽然具备工业总量规模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需求前景广、新型举国体制等优势,但是也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成本高企不利于保持我国成本导向型产业链完整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人工、土地、资金、能源、物流等综合成本快速上升,不仅远高于对我国低端制造业构成替代的越南、印度等国家,与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本差距也在缩小。受此影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代工企业和加工组装环节陆续向越南、印度等国家迁移,同时部分在华从事加工制造的外资企业也开始迁往美国。从事下游终端产品生产的代工企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其迁移往往会带动上游和配套企业的跟进转移,对我国保持成本导向型产业链完整性及竞争优势带来重大挑战。

二是协同创新不足制约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产业链水平提升遵循“木桶”理论,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产业链创新方面亦如此。目前,我国很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不够紧密、协同研发动力不足,各领域科技创新活动分散封闭“孤岛现象”突出,存在碎片化问题,尚未形成协同联动、共赢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在技术协同创新方面,企业在产品和工艺方面选择独立创新的比例远远大于合作创新,企业间交流合作不足、各自为战。在共性技术攻关方面,虽然我国已建立140余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但只有一些联盟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发挥作用较为有限。在要素协同方面,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联动不够紧密,技术、人才、资金对产业链水平提升支撑不足。

三是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出现了明显改善,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弊端。突出表现为:在要素获得方面,由于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难以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在产权保护方面,“四梁八柱”的保护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在制度落实和执行力度方面还有待加快;在公平竞争方面,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一些壁垒,一些地方还存在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在科技创新方面,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尚未能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市场主体的创新力。

此外,还要关注我国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安全性风险。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和下游加工组装环节,上游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设备、主要软件等仍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从未来趋势看,一些国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围堵和打压可能不会减弱,这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始终存在“断供”风险,供应链安全性面临一定挑战。

长短结合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组合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针对问题挑战,聚焦“两性两化”,按照制造强国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短结合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组合拳”。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降低制造业成本。要通过深化户籍、土地、能源等制度改革,释放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市场活力,降低各类要素价格。

二是支持中西部地区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和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选择若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地区,建设一批承接制造业转移示范区,采取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东部地区企业特别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向这些地区转移。这样既可以保障我国产业链完整性,又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对标制造业发达国家,坚持质量优先、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引导和支持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机器换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式加快改造提升,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以对冲劳动力成本上涨。

四是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我国严重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整合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加强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基础能力,着力构建一批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五是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全面推动制造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平衡好制造业产业链外迁和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系,把制造业产业链外迁作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我国世界品牌、扩大国内企业全球影响力的机遇,积极谋划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录入:yincheng    责任编辑:yinche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