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之一,宁夏“十二五”期间启动的中南部35万生态移民工程有着探索新时期共同富裕的创新和示范作用。宁夏移民局局长吴占东日前就此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
中国经济时报: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宁夏在不同的扶贫阶段搬迁了60多万贫困人口,剩余的这35万应该是难度最大、最贫困的人群。如何理解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宁夏扶贫攻坚的顺势突破和加速推进?
吴占东:宁夏的扶贫之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干旱地区县内移民等方式,在组织领导、安置模式、资金整合、项目管理、后续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宁夏中南部地区降水量在200—600毫米以下,4.3万平方公里内的9个县区,684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56.3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1%,回族达133万人,占宁夏回族总数的59.1%。这个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贫困是一个古老沉重的话题,经济、人口、生态三大系统恶性循环,生存面临挑战,发展更无从谈起。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泾河、葫芦河、清水河的发源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在这一地区与贫困问题表现为互为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搬迁对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塞上江南”的沿黄经济区和“苦甲天下”的宁夏中南部共同构成了宁夏的完整,那就是欠发达仍是基本区情,沿黄经济区建设与生态移民攻坚互为契机。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不好,特别是35万贫困群众的基本生存发展条件都解决不了,和谐富裕的新宁夏就无从谈起,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跨越贫困地区原先的发展轨迹,使贫困群众获得更为平等改变境遇的资源,生态移民攻坚,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
中国经济时报:“十二五”宁夏移民的具体规划已颁布,与此前的移民扶贫相比,有着怎样的创新?
吴占东:生态移民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在多次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强调要大事多谋、积极稳妥。把生态移民共建与沿黄经济区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好外部支持和自力更生的关系,处理好生态移民和全局扶贫开发的关系。
统筹考虑。举全区之力,城乡、山川区域协调发展。35万人中县内移民35%,65%移民县外安置,全区一盘棋,五个市22个县市区全部承担移民任务;17个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整合土地、水利、人力、项目资金资源;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农业、沿黄经济区四大发展结合。
创新机制。设立了专职管理领导机构,宁夏移民局服务管理占宁夏总人口1/6的100万移民的安置、发展,宗教事务、计划生育、党的基层组织也有层层落实。
责任到位。与各市县签订合同,实现一把手负全责,移民工作纳入效能考核、民生计划考核,创新以奖代补的激励方式。
灵活安置。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劳务移民无地安置、特殊人群敬老院安置等5种方式,配合户籍、产业等多项政策扶持,已开工的81个移民安置项目区将起到示范作用,“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
迁出的300万亩土地,全部围栏封育恢复生态。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将在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并提高年人均1196元的扶贫标准。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吴占东: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已颁布,贫困群众的搬迁热情也空前高涨,但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安置空间困难。土地资源有限,老百姓更倾向于生态移民,希望有一到两亩土地,劳务移民8.7万人是个创新。
资金短缺。54平方米安置房共需3.78万元,搬迁资金政府全部承担没这个能力。政府补2.5万元,农民需自筹1.28万元,大部分农民自筹部分只能拿出几千块钱,需要逐步想办法。致富发展资金也需要金融机构支持。
缺产业带动。产业开发形成以特色种养、劳务产业并重,需要大企业、产业龙头搞规模经营带领农民致富。
缺知识。移民最有效的增收渠道是打工,迫切需要加强移民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技能,以适应现代农业、现代产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要求。
我们既要看到生态移民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也要重视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用5年的时间将困难群众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再用5年时间发展致富,使他们能像城市人一样生活,享受公共服务;像川区人一样种地,发展设施农业;像工人一样工作,农民变成职工,确保2020年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宁夏移民局局长吴占东接受记者何玲采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