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培训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从城市过度扩张转向生态新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7 11:09:5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观点

一、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只有差异,才能互补;只有互补,才能协调。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认为应从以下九个方面着力:

 

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实现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农村与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上看,凡是用城市发展规律取代农村农业发展自身规律时,三农问题就趋恶化。二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不能盲目将现代农业建立在化学农业、能源农业的基础上。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只有差异,才能互补;只有互补,才能协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模式。

当前农村规划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忽视农业生产的特性。二是盲目对农居统一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传统民居的个性。三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比如村里的路还是土路,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村民饮水困难,而玉米地里却有了自来水管。四是忽视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上问题。

 

从城市过度扩张转向生态新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正逐步显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小城镇相对萎缩,人居环境退化、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中西部一些地区盲目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模式、一味攀比城镇化速度和城市规模的空城现象正在涌现。

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围绕大城市新建一批卫星城,缓解大城市病。城镇的最佳规模不仅与城市产业性质(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资源集聚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城市产业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互补程度和城市自身是否具有特色等方面有关。实践中,要制止部分地区层层分解城镇化指标、人为造城等错误做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二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资源循环、生物多样性、功能混合、能源节约和再生、对自然低冲击和宜居宜业。三是对既有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

 

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能源制约。从实践中看,能耗三板块中,建筑与交通的能耗将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0%左右,而且呈现刚性结构。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是由现在的城镇化模式决定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

实现低耗能,就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都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应用等;推广节能技术,对新建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实施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对绿色节能建筑给予财政补贴。

 

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传承城市文脉和特色重塑

 

推进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华北大地,各地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文脉和特色重塑中应遵循三项准则:1、原真性。保护文物要坚持历史真实性标准,保护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2、整体性。历史古迹、文化遗产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保护历史街区本质上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信息;不仅要分层次、分门别类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和整治,还要对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式样进行控制。3、可读性。历史文化遗物会留下沧桑岁月的印痕,可以从这些痕迹上读取历史事件和逐步演变的规律。如果对历史建筑和街区大团圆式整体翻修,极易造成对可读性的破坏。总之,城市规划建设要在尊重自然、尊重本地文化、尊重普通人的需求与归属感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人居环境。

 

从高环境冲击型转向低环境冲击型

 

传统的城镇化,是高环境冲击型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新型城镇化是低环境冲击型的,是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我们知道,城市与自然界最大的差别是前者降解功能过弱、生产和消费功能过强。城市要把废水、废物、废气排放到周边地区去,因而城市对周边环境的冲击极大。城市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走低环境冲击型道路。

实现从高环境冲击型向低环境冲击型转变,城市建设要坚持四线不变——— 紫线,即历史文化遗产、古代墓葬群、古城镇遗址、历史街区;绿线,即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公共绿地、防护林、永久性农田;蓝线,即海岸线保护区,江、河、湖水系;黄线,即污水、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本质上讲,坚持四线不变就是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治理,减少城市对环境的干扰。

 

从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

 

机动化与城镇化是同步发生、相互作用的。传统的机动化是放任式的,往往会让城镇化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完成由放任式机动化向集约式机动化的转变。

从放任式机动化向集约式机动化转变,一是从交通资源供给转向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有:(1)减少内城停车位、提高停车费;(2)增加公交专用道与步行街;(3)在内城划出收费区域;(4)收取车辆牌照费;(5)增加无车日天数;(6)单双号或不同编号车牌出行等。二是从一般公共交通转向大容量宜人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要通过建设BRT系统,实现零空间和零代价的双零换乘。三是从单纯考虑快行系统转向慢行系统与快行公交系统并重。四是从城市综合交通转向区域综合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可以使站点周边土地因交通可达性的优化而增值,因此,可以借助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OD),在轨道交通进出站口发展生态新城。

 

从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转向关注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

 

传统城镇化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这样的偏好实际上还是受工业文明时代福特式生产体系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应当成为一种趋势。

第一,应当重建城市的微循环微循环首先体现在微降解方面,正是因为城市缺少分解者,所以要把垃圾、废水、材料等就近、就地循环利用。第二,旧城改造要强调微更新。要倡导有机更新,减少大拆大建。第三,要多建设微绿地。使屋顶、立体绿化、行道树、小公园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主力军。第四,要积极发展微农场微农场结合城市空地和建筑绿化创造宜人环境,既能满足市民回归自然的愿望,又能缩短食品生产链,确保食品安全。第五,要积极拓展微空间,也就是从重视城市地表建筑转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努力发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从少数人先富转向追求社会公平

 

城镇化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更要侧重社会效益。当前,在城镇化过程中,收入不均等、基尼系数上升、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已经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要从对劳动力流动的放任不管转向有序进城。在放开中小城市户口管制的同时,采取积分式申请落户及轮候式方法来解决大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问题。第二,对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第三,推行城乡公共财政供给均等化。要促使城镇的供水、公交、燃气等基础设施向周边郊区农村延伸。大力加快村镇和贫困地区农村的医疗、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第四,要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在全国流动起来。第五,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有利于建立服务型的政府,让市民更加满意。

 

从房地产市场的单轨制转向市场与保障相结合双轨制

 

住房具有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双重属性,仅凭市场化的单轨制住房供应,必然会造成投机炒房、少数人占有多套住房、住房空置率上升和房价持续高涨等现象,从而造成城市空间分配严重不均。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住房供应从市场的单轨制转向市场与保障相结合双轨制。也就是说,低端要有保障,中端有扶持,高端有市场。我认为,目前我们要控制房价上涨,重点是要实行三去的办法:一是以差别化信贷去杠杆化,因为杠杆化最容易造成泡沫;二是以大量建设保障房去市场供应的单轨化,因为市场不可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三是以房产税或空置税去住房市场的投机化。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文章录入:qinyujia    责任编辑:qinyujia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