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唯一一个国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其他自由贸易区大都是与其他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意消除关税、贸易配额和优先级别的一些国家的组合。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
上海获批自由贸易区之后,广东、舟山、重庆、天津、安徽、武汉等地区均纷纷跟进,拟申报成立自由贸易区。
在政策红利诱惑之下,河南郑州也于近日提出要申报自贸区,负责申报工作的是河南省发改委口岸办公室。据了解,郑州自贸区的定位或以粮食和食品国际贸易为支点,以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为重心,做区域性、专业性、内陆型自贸区。
有关专家向记者分析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热潮的背后实质是希望分享“政策红利”,由此新一轮区域竞争拉开序幕。
内陆型自贸区是方向
河南省日前召开了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此次会议上,河南省发改委在针对第四季度重点工作建议中提出,“全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赋予实验区省辖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航空港区要启动中国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前期工作”。
记者获悉,河南发改委负责自由贸易区工作的部门是口岸办公室。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谷健全认为,要想成功申报自由贸易区,需要找出自己的定位,有相应的侧重点和区域特色。
而内陆型的自由贸易区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河南的优势在于可为自贸区提供充分的资源、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以及由郑州航空港和郑欧国际货运专列构成的国际货运新枢纽。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认为,郑州自贸区的定位建议以粮食和食品国际贸易为支点,以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为重心,区域性、专业性、内陆型自贸区。
河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郑州航空港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远超河南全省8.7%的增速。航空港区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总投资超过1110亿元。
虽然郑州依靠富士康为首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拉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河南的外向型经济太过单一。在郑州市的对外出口数据中,富士康贡献了绝对比重,在整个河南,也将近一半。
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河南1~9月份进出口额为387.3亿美元,增幅为14.4%。但仅仅由于富士康出口同比减少,就使得河南1~9月份进出口额并未达到原定15%的目标增速。
不过,在一些学者看来,郑州的优势相比诸多竞争者还有可圈可点的。郑州已有运行多年的综合保税区,探索出一定的经验。
但负责郑州自贸区申报的河南省发改委口岸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自贸区的申报目前处于研究阶段。他表示,通常来说,如果这项工作正式启动,需要省政府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商务厅、郑州航空港区等多个部门的人协同工作,目前这份文件尚未下发。
瞄准政策红利
在河南省有关专家看来,河南的外向度较低。而刚刚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上海恰是外向度比较高,金融和贸易比较活跃的区域,而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外向度较低的区域而言,在郑州设立中国第二个国内自由贸易区,显然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一旦设立自由贸易区,相比现有的保税区,在外汇管理、货物监管、企业建立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条件。企业因在生产流通的中间环节成本减少,通关速度会更快,在金融结算、外汇管理和税收方面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保税区可能更多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特定贸易的交易提供基于政策保护的便利化,但自贸区将使得各行各业能够从中享受到“政策红利”。
河南省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表示,郑州目前在很多政策体制上受到限制,比如外汇管理、转口贸易等方面。而这些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而不复存在。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规划确定,实验区是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期为2013年~2025年。
从国家将郑州航空港区赋予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来看,能够窥见国家对郑州这一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的寄托。
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后,郑州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城市,在此之前,安徽、武汉等地已提出了申请自由贸易区。但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这是跟风成分存在。
专家认为,让众多省份鼓起勇气申报自由贸易区的动力之一,源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上海自由贸易区提出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句话颇有想象空间。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唯一一个国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其他自由贸易区大都是与其他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意消除关税、贸易配额和优先级别的一些国家的组合。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