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四川省统计局公布,1~10月,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其中,10月同比增长15.9%,比9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
这是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第六个月回升,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快于全国、好于西部”是四川对于本地经济形势的判断。五年来,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引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在东西部经济此消彼长的格局变迁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纪尽善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四川的发展在西部地区起到了带头效应,在西部地区具有经济发展高地的地位,在"十二五"、未来十年,四川可能还将成为发展的标杆地区。”
打造高地引领中西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外依赖度高的东部地区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速下降,专家预计,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速下降还将持续,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资源开发的背景下实现高增长,东西部格局出现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四川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2011年,四川GDP增长1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同时在经济总量前十的省份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领跑全国经济大省。而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2011年,四川GDP年均增长13.9%,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
另一组数据能更直观反映四川在格局变迁中的地位:四川GDP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97%提高到2011年的4.46%,提高了0.49个百分点。人均GDP从2007年的12963元,到2011年达到26133元,翻了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2%。
纪尽善表示,四川也是西部地区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从经济总量上看,去年突破两万亿元,占西部地区GDP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从发展势头上看,增速名列前茅。2011年,西部地区GDP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只有内蒙古、陕西、广西和重庆。
他认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就是经济整体发展较好,从规模上看,总量最高;从实力上看,质量最强;增速上也保持比较快的速度和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四川具备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地位。当然,“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不仅如此,纪尽善还说,目前四川在西部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比如每年举行的西博会已成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四川还和广西等地合办开发区和港口建设,同时支援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分析,四川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四川以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1.7万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带来重大机遇,以及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现代产业扎根四川。
尤其是在产业转移下,四川引进了大批电子信息和汽车企业,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程度。2011年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7.8亿美元,增长46.2%,增速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已经跻身全国外贸出口前十。而且截至去年,世界500强中已有219家在四川落户。
纪尽善表示,四川的高速增长是由于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各个地方大抓工业,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而且2008年以来,四川灾区经济结构调整得也比较好。另外,在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上,四川的战略、步骤都抓得比较好。
数据显示,四川2007年确立工业强省战略以来,工业化率从37.1%迅速提高到45.1%,比全国平均高5.1个百分点。“四川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是靠苦干、实干出来的成绩,除了灾后重建之外,四川没有其他特殊政策的支持。”纪尽善表示。
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认为,四川还可以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和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加快发展,从西部走向世界。
刘世庆表示,四川是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西部交通枢纽的建设,这一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而且自“三线建设”时期以来,四川具有优越的产业基础。西部大开发后,四川更是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为此,四川省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两化互动”的发展战略,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聚也更加明显,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
通江达海跳出盆地
2007年12月召开的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要求,要创造和发挥优势,把四川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着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显著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今年5月,四川省委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经验时称,“着眼全局和长远才能赢得主动,确立战略定位重在找准四川在西部和全国的位置。四川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正是辩证地审视四川的区位特点和功能,确立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定位,使四川在战略布局上科学取势,创造和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推动重塑四川"经济版图"。”
报告在规划未来5年发展时称,“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四川的具体体现。确立这一发展定位,是把四川融入全国经济格局、纳入全球发展视野的战略审视,是实现四川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推进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四川的定位相一致,与推进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战略对四川的要求相切合,将使四川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最具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区域经济中心。”
戴宾表示,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四川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和提升增强了四川的后劲。但由于地处深远内陆,运输和物流成本高,四川在利用国内外资源要素、参与全国和全球产业分工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障碍。
戴宾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四川只有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全国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才能走内陆省区的发展困境。
前述四川省委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对过去5年还总结道,“内陆盆地更需要开放和创新精神,打开工作局面重在思想理念的解放和突破。跳出盆地看四川,打破"西部宿命",克服"恐高"、"怕快"的求稳心态,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奋斗目标更加高远,增强了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办好大事、难事中拓宽了发展新空间、开辟了发展新境界。”
2007年12月,刚刚履新的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随即开始研究四川铁路的中长期规划。他随后提出,要将出川通道从4条扩展到10条。
根据2009年四川的一次公开会议上透露的数据,建国近60年,四川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只有2986公里,相对于8800万人口,人均不足5厘米。刘奇葆提出,四川一定要通江达海,现代化运输要靠铁路,铁路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形成和巩固四川在整个西部的战略地位。”
刘奇葆认为,解决蜀道难,主要是解决工业蜀道难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建铁路,通江达海,缩短四川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这样才能奠定战略性地位,赢得更大的发展。
戴宾表示,2007年以来四川提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五年来四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开工了11条铁路建设项目、8个铁路枢纽设施建设项目。
戴宾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四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内陆省区,不靠海、不沿边,四周又被巨山大川围堵,远离海洋,运输与物流成本高,经济外向度低。如果四川不能真正走出内陆省区的发展困境,深度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将始终处于全国和全球经济的边缘,也就很难实现发展上的跨越,也无法从根本上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为此,四川需要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快捷、方便、多向的对外交通网络通道。
他认为,另一方面,四川处于西部地缘中心,是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和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布局、战略安全、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利于促进和加强四川与西部各省区的区域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资源,引领和带动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的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