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不赔,做反而赔。这个年关,长三角的外贸企业不好过。
长三角地区海关部门近日陆续公布的11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沪、浙两地11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均呈下降态势,其中上海下降2.8%,浙江下降2.5%,江苏则只有1.8%的增速。
至此,2012年前11月份,江浙沪外贸同比增幅平均为0.9%,有关专家预计,由于东部沿海省市外贸形势不甚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10%的外贸增长恐难实现。
从企业方面来看,有订单、无利润的状况是长三角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增长乏力和对形势的悲观,“的确从目前微观企业主体反应来看,情况不是很好。”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对本报记者说。
有订单无利润
“客户变得刁了,卖不动,不如早点关厂让员工回家过年”,上海一家面向北美市场、年均贸易额达2亿规模的外贸纺织企业中层对记者说。
据该人士介绍,目前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客户压价,究其原因,一是其海外客户在各自国家遭遇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市场销售困境,另外一个就是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使中国供应商在竞争中失去了价格优势。
“有订单没利润,所以情愿不做”,该人士称。记者联系的多家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也均遇到类似的问题。
“主要还是世界经济形势不太好,其次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太多,运输成本也很高,其它方面的成本也压不下来,现在国内企业本身的出口竞争力已经有所下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景气研究所主任刘熀松说。
张汉东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成本的高企,导致很多企业不敢接单。成本的上涨是刚性的,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企业接单后没有利润。
宏观数据方面,11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59.8亿美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下降0.03%;进口下降8%;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据上海统计局数据,11月份,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8.86亿美元,同比下降2.8%。
调低预期
全年来看,南京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8%,而浙江、江苏、上海长三角两省一市却分别只有1.3%、1.2%和0.2%。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目标是10%,现在1到11月份为5.8%,“我们应该坦诚地承认实现不了,出口受阻是导致经济下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姚景源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公开说。
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正走上各种要素成本集聚上升的阶段,出口企业内部要面对成本上升、外部又缺少定单,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几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可说是困难重重。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调低对外贸的预期,“中长期来看,外贸增速的下降也是必然趋势,因此很多指标未必要定得那么高。”张汉东说。
从长远来看,中国外贸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过去延续多年的两位数的年增长恐难为继。而在本月初世贸组织向成员国提交的2012《国际贸易环境发展概览》年度报告则显示,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2.5%,增速比去年下降50%。
“中国略高于这个数(2.5%),”张汉东说,“我们的增速如果能跟全球同步或者略高于全球,就是我们的幸运。应该正确分析形势,不要期望值过高。”刘熀松也认为,在外贸方面应该调低一些预期,但8%-10%的增长还是需要的。
“不是说还指望15%-20%的增长,8%-10%我觉得还是需要的,因为中国经济名义增长速度也是10%左右,实际增长速度7%-8%,加上2到3个点的通货膨胀。所以现在预期已经很低了。”刘熀松说。
这种形势下,长三角地区政府出台了外贸促进政策,如江苏10月推出了《南京海关关于促进江苏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共包括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18项具体措施。
但张汉东认为,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知易行难。记者采访的一些外贸企业均认为明年形势仍不容乐观,并称已做好“过冬”准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