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提升中国枢纽经济竞争力探讨
作者:高传华 文章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点击数1781 更新时间:2019-10-22 20:22:56 文章录入:zhouying 责任编辑:zhouying

作者简介:高传华,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成都 610065),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临空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郑州 451150)。

 

枢纽经济是一种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通过整合要素资源,发展枢纽产业,继而形成枢纽城市功能的经济模式。早在20157月,南京就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20171月,河南也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201712月,陕西依托综合交通优势提出建设基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郑州、成都、青岛、上海、重庆、北京、长沙、贵阳、杭州等城市已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18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明确127个城市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等6种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并提出打造特色鲜明的枢纽经济。通过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交通枢纽的聚集、组合和辐射功能,从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枢纽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枢纽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可以从交通枢纽、要素枢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4个维度来进行。

1.交通枢纽基础设施位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9万千米,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2/3以上;民用机场437个,其中运输机场235个(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通用机场202个;1000万级以上的民用航空机场37个,2000万级以上的民用航空机场22个,3000万级以上的民用航空机场10个。2018年中国主要民航机场客货吞吐量情况见表1

2.要素枢纽整合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中国交通枢纽的要素整合能力持续提升,要素枢纽功能初步显现。2018年,中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为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9%;货邮运输量为738.5万吨,同比增长4.6%;完成飞机起降1024.9万架次,同比增长10.9%;航线总数为4206条(国内航线为3420条、国际航线为786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2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另外,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从139.6亿件增长到507.1亿件,年均增幅达38.06%。中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4年保持世界第一。在航空方面,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例,201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为2733.5万人次,位居全国第12位,是2011年的2.7倍,年均增长15.4%;航空货运量为51.5万吨,位居全国第7位,是2011年的5倍,年均增长24.1%;完成飞机起降20.9万架次,同比增长7.1%,位居全国第12位。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客货运量继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

3.枢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郑州、成都、青岛、上海等城市在枢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枢纽产业对枢纽经济的支撑作用。枢纽产业主要包括枢纽基础产业、枢纽核心产业、枢纽关联产业和枢纽引致产业。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2018年全区手机产值达3083.8亿元,同比增长7.3%。现代产业基地初成规模,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基地地位初步确立。卢森堡货航、UPS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落户,航空物流产业快速集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初具规模。而航空物流产业以冷链、快递、电商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引进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基地的大型货运承运商和物流集成商。另外,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大宗贸易、电子商务等枢纽产业均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除发展智能终端及新型显示产业外,还着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制造和服务产业、航空物流产业等临空偏好型产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

4.枢纽产城融合全面开启

作为交通枢纽的城市,通过集散要素资源、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可以逐渐从交通枢纽发展成枢纽城市。在枢纽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深度融合。枢纽城市建设不仅要重视枢纽产业功能,还要重视生活和生态功能;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还要重视营商环境等软件建设。总之,实现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的融合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2018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货运为主的战略规划,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定位为中部崛起的新动力源。

二、枢纽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艳伟和杨学兵(2017)认为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机场、航空公司、空域资源、综合交通、区位与政策等。王学东(2017)选取枢纽状况、开放功能、腹地经济、综合交通体系等指标对空港经济区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在枢纽经济中,各种类型的枢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力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枢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选择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综合交通体系、枢纽产业发展和枢纽辐射带动能力等4个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再根据具体影响因素扩展出12个二级指标,并设置若干个主要观测点。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1.交通枢纽基础设施

交通枢纽基础设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竞争力体现在区位的节点性和交通的通达性两个方面。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中的交汇点,枢纽的价值体现在交通网络的密度与半径上。交通枢纽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上。交通枢纽基础设施主要涵盖区位优势、设施设备和运量规模等。区位优势是由天然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是其自然要素禀赋,也是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独特的中心节点特征,即区位的节点性和交通的通达性是枢纽的基础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基础设施包括机场、港口、车站等综合交通设施以及通信管网、无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就枢纽机场而言,还包括连通枢纽数量、枢纽机场的核心支撑力、机场设计运载能力等。综合交通枢纽可根据高速铁路及车站数量、航空枢纽规模、国家干线高速公路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2.综合交通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的竞争力体现在广泛的通达范围、高密度的连接和成本优势上。综合交通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便捷衔接,可为旅客与货物的迅速集散提供基础保障。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情况也反映了交通枢纽通达能力以及与腹地连接的便利程度。综合交通体系包括运营效率、服务流程设计、交通网络、服务质量、通达性、易达性等因素。高效集散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这与商务效率、政府效率等息息相关。作为要素资源集散中心的交通枢纽,由于极化作用,其周边呈现枢纽偏好型企业集聚的现象。一方面,各种生产要素在要素资源集散中心进行交汇;另一方面,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半成品、产成品从要素资源集散中心分散运往其他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通过不断聚集具有辐射能力的经济要素,使得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产业层次跃升、发展地位提升。

3.枢纽产业发展

要素资源在通过交通枢纽进行配置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交易和集散,其产生的增加值极为有限,而相应的成本一般需要枢纽区域来负担,可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枢纽产业竞争力包括产业总量、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产业融合等。枢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培育枢纽优势,构建完善的枢纽产业体系。枢纽区域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以及供应链的连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枢纽经济的竞争优势。以航空枢纽为例,除临空主导产业(如航空物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外,临空关联产业也需充分发挥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链延伸,为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平台,打造枢纽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此外,还需积极培育枢纽引致产业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实现产业共生融合,形成对枢纽区域的有力支撑。

4.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枢纽辐射带动能力体现在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上。通过加强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的协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使枢纽区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态势日益向好,初步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全产业链格局。2018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2亿元,是2012年(205.9亿元)的3.9倍,年均增长18.3%;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为3084.2亿元,占河南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7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27亿美元,分别占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和郑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3.87%85.77%;跨境电子商务持续保持翻番式增长,全年累计完成2114.4万单、货值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115%。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获批第五航权,已开通航线236条,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初步形成,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一体化换乘的机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

三、提升枢纽经济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各地的发展实践中,枢纽经济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但各地在枢纽经济方面的竞争大于合作,存在一些实际难题。此外,不同类型的枢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

1.多式联运标准化程度较低,制约综合枢纽价值的提升

现有的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且彼此独立,各自的运单差别较大且无法互认,关检的规则和效率也不尽相同,而多式联运涉及的市场主体多,不仅装备标准不统一,而且运单标准也不统一,存在运单不能作为物权凭证等实际障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同性,就集装箱规格而言,公路、铁路、航空、河运、航运的标准不一致,造成实行铁水、公铁、陆空、海河等联运时需要重新装卸拼箱,降低了集散效率,制约综合枢纽价值的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设施装备和技术的标准化体系不统一,相关制度和运行规则不健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也是阻碍多式联运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

2.虚拟枢纽与实体枢纽匹配度低,影响枢纽经济规模的扩大

相对于实体交通枢纽,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E国际贸易、快递、物流园区、公路港、物流平台的不断发展,可以看作是在塑造虚拟组织枢纽。可以预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将推动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促使新一轮全球分工体系演变升级,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而具有虚拟组织枢纽特质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可以扩大实体枢纽的辐射半径,助推物流业健康成长。但实践中虚拟枢纽与实体枢纽匹配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枢纽经济规模的扩大。当然,两者互为依存、互为制约,还有一种发展演变模式,那就是虚拟组织枢纽的构建倒逼传统交通实体枢纽的整合与布局。如阿里巴巴的总部设在并不是传统交通枢纽城市的杭州,促使杭州的物流、商流网络得以快速构建。杭州通过打造电商和商贸物流一体化的虚拟组织枢纽,成为新的枢纽城市。

3.区域枢纽协同度不高,难以培育国际枢纽竞争优势

随着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内陆区域枢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未来将发展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国际枢纽。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安、郑州、武汉等均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一方面,区域性枢纽依靠通达国际国内的交通网络支撑,可以转变为国际性枢纽;另一方面,区域性枢纽通过与国际枢纽的对接,将大大提升通达范围及节点价值。但是,各地普遍存在区域枢纽同质化发展、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且区域枢纽之间、区域枢纽与国际枢纽之间的协同度不高,难以培育其国际枢纽竞争优势。

4.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局限,不利于打造特色枢纽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不仅具有扩散效应,即经济要素由中心向周边扩散,而且具有聚集效应,即经济要素由周边向中心集聚。因交通枢纽主体不同,枢纽城市包括航空都市、港口城市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均具有可达性、便捷性和一定规模的换乘转运、客货运量。交通枢纽通过聚集各种要素,形成枢纽指向性的企业集群,进而培育枢纽产业集群,并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空间布局,最终成长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枢纽城市。但是,部分交通枢纽城市只注重布局生产设施与服务设施,而忽视了城市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且营商环境亟待优化,不利于打造特色枢纽城市。

四、提升枢纽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提升中国枢纽经济竞争力需要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构建枢纽偏好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搭建便捷的互联互通平台,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枢纽布局,明确枢纽功能定位,构建便捷的互联互通平台,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造多式联运信息和交易平台,发展以一单制为核心的无缝接驳多式联运。理性审视各类枢纽功能定位,使之成为产业集聚、链式延伸、价值再造的神经中枢。提升枢纽区域核心交通方式的便捷性和在交通网络中的节点价值,打造区域的黄金中转站。互联互通既需要共商共建基础设施,还需要完善相关法规体系,进而实现运输装备和运输规则的统一化与标准化。一方面,搭建各种运输设备设施运营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整合公路、铁路、民航、口岸等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不同交通枢纽信息共享、智能调度、运力优化、时刻衔接,同时完善各类专业信息平台,提升平台功能和运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不同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在区域及全球物流链中的节点地位。此外,还可以积极培育多式联运承运企业,进一步优化其业务流程。

2.注重创新驱动,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能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增加信息、数据等要素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枢纽城市逐渐由运输中心向组织中心转变,持续提升枢纽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大力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能,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推进不同枢纽间的设施衔接、信息对接和组织匹配。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要素流动平台,推进各类要素资源向枢纽城市聚集,然后再进行扩散。通过基础设施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实现以聚流为目的的发展模式,逐渐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覆盖城乡、连接周边县区的物流配送网络,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内陆地区的枢纽城市要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的通关协作,构建大通关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区域集散转运中心,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全要素流通能力,促进枢纽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枢纽主导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现代产业体系是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枢纽区域的功能定位,培育枢纽指向性、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式发展。按照枢纽产业集群要求,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创新枢纽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把经过枢纽通道的优质要素驻留下来,和本地的其他要素发生各种经济关系,产生价值增值和创新成果,特别是要发挥创新的重要作用,经过资源要素的整合与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枢纽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避免落入枢纽陷阱。推进枢纽城市产业链高效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产业集群,以及由该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生态群落。

4.强化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

如何发挥枢纽区域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是重要课题。交通枢纽城市需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枢纽城市协调发展,把交通优势转化成综合枢纽优势。枢纽区域承担着要素资源交换、组织、服务的职能,需要通过创新机制主动引流、驻流、分流,从而促进其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枢纽城市物流、信息、贸易、金融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推进枢纽城市参与全球经济与贸易活动。通过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极和发展轴,从而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张与功能提升的同时,强化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枢纽区域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此外,还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物流配送和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加强农村路网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与国内外资源要素的有效对接。

 

本文选自《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