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广东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连发三份文件,支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出台,需解决三大难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13 更新时间:2012-3-27 19:00:30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难题应该是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所在

   国家发改委 321日对外透露,《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了2011年至2015年间的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六方面振兴目标及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的八项重点任务。

   自完成以十一五时期为实施重点的原《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要求后,黑、吉、辽、内蒙等三省一区再获新一轮振兴纲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将更加有的放矢。

   相较于东北地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指标,本次十二五规划指标更加具体和详细。规划围绕经济、科教、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四大类别提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生态环保迈出新步伐、民生改善和改革开放新突破等六大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发展目标中,规划淡化了GDP的具体指标,只以十二五末东北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0%、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2640万吨这三项构成,这无疑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实现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多达十项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带来利好。

   按照规划要求,城镇化率较高的东北地区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以年均3%的增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此,其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发展的拉力也将继续为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带来持久动力。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用约占全国22%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粮食产量。规划提出,至十二五末,东北地区的耕地保有量必须维持2010年末的2672万公顷4.008亿亩不变;同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从2010年末的11293万吨提升至12640万吨。

   这也为东北地区提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规划内容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东北地区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要加快推进粮食增产工程建设;二是要不断完善农业基础条件;三是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同样备受关注。据上述负责人表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必须明确的是,上述目标的提出都是基于多年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之上。历经多年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已然在农业、工业及深化相关改革上取得诸多成效,并因此得以制定发展新目标。但当前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国企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成为政府及学界的一致共识。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东北地区至今仍然没有解决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应该是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所在。

   规划提出,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要目标外,东北地区还须重点完成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及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和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任务。

   通过贯彻落实上述六目标、八任务,肩负新一轮振兴重任的东北地区真正实现振兴发展或将指日可待。正如肖金成结合规划内容判断指出,历经此前振兴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实现振兴的困难、制约因素等都已得到不同程度解决和化解。通过本次十二五规划重点任务的实施,东北地区将出现更好、更大的变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