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城镇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城镇化率超过60%,来之…
特色小镇建设应突出问题…
特色小镇应有多方面“特…
推行居住证制度 西宁新型…
安徽庐江:就地城镇化 乡…
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
哈继铭:城镇化短期内难化…
202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
李克强一次调研两次批示…
易鹏:城镇化应在生态文…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产业集聚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1708 更新时间:2013-10-27 12:08:35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推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但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协调等种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二者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镇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小城市产业集聚能力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对大城市来说,不仅数量少,对周边带动能力不够,而且还因人口压力偏大,与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对中小城镇来说,数量多、规模小、相对封闭、承载和服务功能弱,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城市群,没有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动发展,中小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城市产业集聚有名无实,被城镇化造成土地的浪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城市用地超过国家标准,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反而增多的现象。加快产业发展和集聚,以此促进城镇化进程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没有科学考虑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一味赶大超小,建大马路、大广场,建工业园区”“开发区”“城市新区。这种被城镇化现象蕴藏着巨大风险,一方面增加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另一方面,因产业集聚有名无实,相应开发的房产等行业出现萎靡,住宅房卖不出去,商品房租不出去,造成所谓的空城

人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发展。部分地区违背农民意愿,征用农村土地和村庄用于城市扩张,同时对农民失地后的就业保障和生活保障缺乏全面考虑,部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偏低;进城后的农民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导致矛盾激化。虽然一些地区也在致力于解决城镇化后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如针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等,但总体收效不大。

促进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促进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促进城镇化建设和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促进城镇化建设和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农民在家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劳动报酬少等问题,才能使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促进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目前,城市和农村、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鸿沟越来越大,而城乡差距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收入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产业集聚协调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加快农村的产业建设,引领农村社区经济的转型。转型的农村将在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上发生转变,从而出现服务集聚、技术集聚、财富聚集,实现现代农民的致富梦

促进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要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就必须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产业集聚协调发展是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最好手段。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可将农民转为市民,使农民在城市能够从事生产服务,提高生活水平,继而拉动消费。

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路径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走集约、节能、低碳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镇优先开发区域,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企业集聚、项目集中、土地集约,促进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走集约、节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建立在环境、资源等承载能力基础之上,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坚持产城结合,把城镇化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城镇发展的历程表明,农业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则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所以产城结合十分重要。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企业集群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对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对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对现代服务业,要积极发展。

强化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将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民。一是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通过优化环境和强化产业集聚区与区外设施的互动对接和共享,保证产业集聚区项目的入驻;二是提升集聚区的软实力,增强服务意识,确保整个集群的良性竞争;三是建立社会服务机构,在集聚区建立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等社会服务机构,形成功能健全、网络覆盖、服务到位的社会服务体系;四是打造产业集聚区文化,塑造创业精神,增强集聚区发展的精神内动力。通过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解决农民变市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问题,将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民,真正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录入:古月    责任编辑:jiangyue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