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城镇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城镇化率超过60%,来之…
特色小镇建设应突出问题…
特色小镇应有多方面“特…
推行居住证制度 西宁新型…
安徽庐江:就地城镇化 乡…
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
哈继铭:城镇化短期内难化…
202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
李克强一次调研两次批示…
易鹏:城镇化应在生态文…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中国城镇化未来 城市群建设或成主体形态
作者:秦一娥 文章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点击数:1820 更新时间:2014-1-14 20:17:44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而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的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或将打破传统城镇化发展强调的规模扩张。在昨日的中国改革再出发财经中国年会,多位专家就此政策及中国未来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中国建设不需要特大城市 更需要城市群

对于500万以上的城市不再供应土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认为是有问题的。他表示,发展大城市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如果中国不发展超级的大城市,中国的经济增长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是有困难的。他说,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好的都是超级大城市,小城市要找工作基本上是找不到的,买东西产品质量也是不好的。只有超大级的城市里面,文化、产品,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能发展起来。

于毛教授提出的中国应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不太同意,他认为特大城市在中国来讲不要发展。我觉得应该提一个城市群,这样工作才能更好。魏建国称,特大城市如果再继续往下走,无论是交通、医疗还是教育,包括许多青年人的问题,都是很难治理的。无论是美国纽约的大城市群,还是伦敦的大城市群,包括大东京,大巴黎,都有一个很好的城市群。

不过我国城市群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魏建国举例称,北京这个城市和周边的城市差距很大,包括像廊坊以及附近的河北一些城市。为什么造成这个原因?我认为就是GDP的事情。魏建国说,每个城市的市长都想把所有的经济效益都放在自己的城市,其实在世界上,城市的溢出效益是很多的。比如说巴黎、东京有好多服务,都可以溢出去。他拿美国费城与北京进行对比称,费城是把人往中心挤,是把城市的中心空间和就业让给年轻人,把老年人放在城市周边,而北京并非如此。

我们的城市建设像个鸡蛋一样,蛋黄是必要的,但光有蛋黄是不行的,还得有蛋白。魏建国形象的说,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蛋黄,但是现在蛋黄的市长觉得自己不需要蛋白,所以把好多的一些服务、教育、娱乐都往自己那里拉。周边的城市我们叫蛋白市,它不满足于自己是个蛋白,他要做蛋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市长脑海里面就是不要全面化,社会化,就是自己一体化,他表示。

 

城市群建设:围绕观念转变系统发展

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表示,下一步城镇化的发展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改变少数大城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建设城市群,魏建国提出的我国目前建设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张立群称可以围绕观念转变解决城市的系统发展。

关于城镇化,它的目的要从过去主要是做大GDP转向适于人的居住和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改变。张立群说,围绕这个改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我们过去城市的发展是多个点上的发展,下一步的发展应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是一个城市的系统发展。

这个城市群的发展和过去城市的发展最大的区别,张立群称主要是会改变少数大城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他解释道,在这个城市以各个点成长的这种模式上,它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由于行政配置资源的不同,行政能力比较高的大城市,基本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政府管理水平都是比较显著的,比其他城市要加快提高的。这种加快提高就导致了我们这个企业、产业更容易选择在一线大城市发展。由于获得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包括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包括政府管理的效率、办事的效率等等都有好处。当企业和产业在一线大城市过度集中的时候,那么就业和人的布局也必然集中在一线大城市。

北京现在常住人口是2200多万,而现在还没有拿到暂住证,但是实际上在北京发展的人有800多万,加起来可能现在已经在3000万左右了。张立群举例称,这种情况肯定让一线城市不堪重负,比如说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一步的约束,整个门槛越来越高;从产业来看,招工难、招工贵必然会跟随;还有住房、汽车这两大市场的发展,北京现在堵车这么严重,不可能鼓励再买车,必然要摇号,而且住房建设的能力也出现瓶颈。我们看到房地产、汽车这两大市场的发展,都开始受到目前这个城镇承载能力的瓶颈约束,而这个约束与过去散点式的发展模式是相关的。他说。

在下一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时,张立群认为可以把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进行引导,成体系、全覆盖的发展起来。基本公共服务应该率先在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实现均等化。政府的管理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也应该首先要全部覆盖各个城市群,在城市群范围内是统一的,水平是一致的。他表示,这样可能会为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个可以疏解的空间,不仅仅是在一线大城市,也包括其他的二三线城市。

此外,他强调称,只有城市群当中的各个城市发展获得的基础设施配套的能力,包括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办事的效率大体都相当,这样人在城市之间的布局才会得到一个合理的调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门槛才会下降,产业发展成本才会下降,住房、汽车等才有发展的空间。

最后,张立群表示,2014年城市群的问题会逐步的开始解决,如现在强调城市发展规划,强调一张蓝图做到底等。同时,新型城镇化对于201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在更有利于长远的项目选择上会提供很多新的选择点,这个对于整个投资增长会产生很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文章录入:古月    责任编辑:jiangyue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