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城镇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城镇化率超过60%,来之…
特色小镇建设应突出问题…
特色小镇应有多方面“特…
推行居住证制度 西宁新型…
安徽庐江:就地城镇化 乡…
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
哈继铭:城镇化短期内难化…
202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
李克强一次调研两次批示…
易鹏:城镇化应在生态文…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湖南省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记得住乡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数:1889 更新时间:2014-5-11 12:43:00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最先出现在去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中。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乡愁又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和委员们口中的热词。在快速的城镇化浪潮中,一个个村庄楼房崭新却是空心化,一个个城市高楼林立却千城一面,城镇化究竟应该如何推进,才能安放人们的乡愁?

记得住乡愁,既指出了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误区,也为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7.96%。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可以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将是湖南省未来的重要任务。那么,湖南省将如何推进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呢?概括地说,就是做好搭、统、宜、特四字文章。

 

一是,在注重大小搭配中记住乡愁

每个城市,每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方向和特色,突出自己的功能和定位,尊重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实现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让大城市的核心与辐射能力更广,中小城市的依托与带动能力更优,县城和小城镇的基础与承载能力更强。

为此,湖南省将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打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一核,以岳阳-郴州城镇发展主轴、常德-永州城镇发展轴、石门-通道城镇发展轴、株洲-怀化城镇发展轴、长沙-吉首城镇发展轴为五轴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镇化梯次推进格局中,我们都可以找准自己的坐标,拥有自己该有的发展品位,记住属于自己的乡愁

 

二是,在注重统筹规划中记住乡愁

合理的城镇化,应该是城乡统筹、同步发展的城镇化,如果乡村在城镇化建设中落伍掉队,甚至被抛弃,我们自然也就记不住乡愁

针对当前湖南省村镇建设散、乱、差的现象,湖南省坚持把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提升城乡发展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对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和集镇规划的修改或制定工作制定了时间表,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并打出一套组合拳,把大自然留在城市,使城市变得像乡村;让乡村赶上现代化步伐,把乡村建得像城市

 

三是,在注重宜居乐业中记住乡愁

安居才能乐业,宜业才能宜居。拉丁美洲的城镇化陷阱警示我们: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真正的城镇化并非农村向城市人口数量的简单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转移之后能否充分就业,能否享受教育、安居、置业等。

为此,湖南省将在两变中走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一是让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变得更强,加快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使老百姓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有保障,真正解决进城后的后顾之忧。二是让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变得更好,湖南省将会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力度,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危房改造,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房。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当我们有青山碧水,有家有业,在追求自己人生梦想的道路上舒心惬意时,我们也就记得住乡愁

 

四是,在注重湖湘特色中记住乡愁

城镇化建设,楼不在高,面积不在大,而在于保护好城乡美丽原始的天际线。曾几何时,瓦房变成了楼房,但邻居不见了;乡村变为了乡镇,但小桥流水不见了;贫瘠变得富裕,但夜不闭户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但缺了韵味,多了割裂,淡了情怀,令人遗憾甚至痛心。

为此,湖南省将会突出城镇化建设的湖湘特色,大力打造显山露水、城水相依、城山相偎的特色城镇,塑造特色村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加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保护与开发相向而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记忆,生动感受到乡愁的萦绕时,我们自然也就记得住乡愁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文章录入:古月    责任编辑:jiangyue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