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2016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会议系统分析中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并预测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并正式发布2016年《经济蓝皮书》。
《经济蓝皮书》的主要执笔人李雪松研究员在会议上作主题报告。针对中国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方方面面,如经济增速、CPI、通缩压力等,做出详细介绍。
中国今年经济将增长约7%。2016年GDP增速在6.6%-6.8%。
预计中国明年CPI将上升2.1%,PPI下降3.7%。政府应避免大规模刺激政策。
中国应优先考虑完善国企破产机制的改革。中国重工业和出口领域或将出现失业,房地产投资和相关行业将反弹。
2016年,上证综指或将在3200点至4000点波动。对于财政货币政策,应继续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财政赤字。预测2016年财政预算赤字2.12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放缓至9.7%。明年M2增速预计为12.6%。
中国2016年出口或下降0.6%,进口下降3%。
此外,2016年,中国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可考虑引入波幅较宽的汇率目标区间制度。应谨慎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加强央行的独立性。金融稳定应该成为央行的终极目标之一。
以下为发言全文:
今天我在这里代表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课题组发布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秋季报告,主要内容在这个蓝皮书上有一个总报告,我这里作一些摘要性的汇报,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及2015-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二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积极扩大需求。三是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金融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危险。
一、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及2015-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
全球经济不均衡的复苏态势将持续更长的时间。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温和复苏态势,但是经济增速不及此前预期。世界各国为加速摆脱经济危机的持续不利影响,不断采取各种刺激手段,努力寻求经济的再平衡。然而,经济增长引擎的频繁异位、局部经济波动的反复加剧、各国经济政策不同步和不透明,地缘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持续冲击,这一切都使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呈现出极度的不均衡,世界经济贸易格局酝酿着结构性演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不均衡的复苏态势将持续更长的时间。201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以美元计价的对外贸易增速下降,发达经济体国际需求疲软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是此次全球范围贸易萎缩的直接原因。
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积聚。但由于经济增长新旧动力在时间、空间以及力度上存在错配、分化和差异,导致政策调控在稳增长、去产能、去杠杆之间的协调平衡难度加大,挑战增加。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2015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预计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3.9%、6.0%和8.4%。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2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49.3%,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的目标高出2.3个百分点。
2015年投资向更加可持续的增速水平回归。2014年以来,国家以多次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持续回暖,但因为房地产库存较多,以及我国人口结构性变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告别了过去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同时,由于实体经济利润下降,投资积极性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增速亦有所回落,但部分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综合起来看,预计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回归到10%左右的更加可持续的新的增速平台上。
2015年消费增速总体平稳。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网络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今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促进了近期汽车消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0.1万亿元,名义增长10.7%,实际增长10.2%,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5年进出口下降,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使美元持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低迷,2015年以美元计价的世界贸易额陷入负增长。2015年我国出口和进口都将下降,考虑到2015年美元和人民币较强、欧元和日元疲软的大环境,美国、欧盟、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降幅都超过了中国,我国贸易增速的下降仍处于相对可接受的区间范围内,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将大幅增加。
2015年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扩大,通缩压力加大。2012年3月至今,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受国内产能过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不断下降。与中国此前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出现的三次通货紧缩不同,此论CPI并未跟随PPI无陷入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有关商品和公共服务价格上涨以及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因此,2015年随着美元加息预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影响,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并创下1997年以来最大的背离幅度。由于我国消费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判断我国是否进入通货紧缩的标准,要综合考虑CPI和PPI的变化,运用较多的参考GDP平均指数的变化。预计2015年全年我国GDP平均指数保持下降态势,通缩压力加大。2015年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8.1%和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持续六年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主要考虑是: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区域下降;第二,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已经十分巨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第三,国内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并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在这样一些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下,实现2016年中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6.6%、19.8%的增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16年三大需求预测,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2.1万亿元,名义增长9.7%,实际增长10.5%,在10%左右的新的投资增长平台上保持平稳的增长。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1%和9.4%,保持总体稳定的增长。综合考虑到国内外需求、大宗商品价格、强势美元以及外贸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2016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3%和3%,降幅比2015年有所收窄。
预计2016年通缩压力将持续。预计2016年全年我国CPI仍将维持小幅上涨,PPI持续下降进入第5年。预计2016年GDP平均指数仍将小幅下降,通缩压力将持续。
二、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十分必要。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实施力度十分必要。
(1)财政收入增速创新低,积极财政政策面临新挑战。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以及价格总水平回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通缩压力持续的形势下,客观上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强。而财政收入增速显著下降,意味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在增加。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2)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为了稳增长、增、放风险,要进一步加强积极财政政策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防止经济增速下滑过快,导致了风险加剧。为了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重点可放在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收入和消费等领域的影响,以引导、启动和扩大相关的市场需求。在投资领域,要加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公共产品投资。在收入领域,重点要加强财政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十三五”规划启动的扶贫攻坚工程,通过必要的减税、调整支出结构、加强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在消费领域,财政要在改善消费市场相关基础设施、降低相关交易成本、打通有关流通环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适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2015年以来,大力推广PPP模式是正确的改革决策,也已经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由于共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收益率低、周期长的特点,且我国法治环境不完善,因此当前PPP项目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制约。
2016年,应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二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一方面,政府通过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形成生产性的公共成本,从而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民间投资成本,刺激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共投资领域往往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延展性,公共服务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生产要素和产业的发展,并提供和创造新的有利的投资机会,从而增加这些民间投资。
(4)建议2016年财政赤字规模扩大至21200亿元。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已非常必要且可行。首先,我国仍有相对高的储蓄率,而居民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相对不足,在此情况下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将有积极的作用。其次,我国财政收入经历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往财政收入总体上处于“超收”状态,积累了坚实的财政实力,如中央财政已建立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第三,我国财政赤字规模总体处于可控范围。为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建议2016年财政赤字规模可扩大至21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5000亿元,财政赤字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仍可控制在3%以内。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1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10000亿元,比2015年显著增加4000亿元。
(5)2016年积极财政政策应着眼于算总帐,可适度增发专项建设国债。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大幅回升,但土地出让金收支大幅下滑,地方投融资平台由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逐渐走向规范。201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应着眼于算总帐,要综合考虑提高赤字率、扩大发债规模、进一步推进“营改增”、土地出让金变化、国企利润下降、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多方面因素对财政政策在扩张和紧缩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总影响,使财政政策积极真正积极起来。
(6)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传统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决定了以营改增为主体内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必然会严重削弱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能力。虽然通过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政收入处于不利的状况,但终究还是需要从税制上解决问题,为此,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地方税体系。当前应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处理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这是财税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
三、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金融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1)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陷入债务与通缩恶化的循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通货紧缩的压力,2016年应继续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和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合理适度增长。由于我国消费占GDP比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及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比重显著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因此我国货币政策不仅要考虑CPI的变化及也要考虑PPI的变化,短期内应更多参考GDP平减指数的变化,以防止实体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加大,陷入债务与通缩的恶化循环。2015年应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用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创新基础货币投放补充渠道,并对商业银行定向提供流动性,进一步引导银行对商业银行定向抵押贷款的中期政权利率。
(2)加快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建设,密切跟踪预警并稳定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指数预期,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管。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通过不断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用市场中的利率来扩大利率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近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不仅为美元为参考,也要参考一揽子货币。尽管201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人民币对非美元汇率总体上保持升值,在国际主要货币中人民币仍属于强势货币。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缩压力进一步显现、美元加息周期趋近条件下,必须考虑人民币与美元利差的影响,要密切跟踪预警并稳定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指数预期,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管。
(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立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当前,我国的上市制度过度压依赖审批制,发债和上市审批过严,一些优质企业另谋他国,中小企业上市难度更大。要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尽快改革上市制度、建立退出制度,尽快推动IPO注册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来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用法治力量来维护市场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用法治手段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4)加快金融机构治理体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观审慎风险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的“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机构治理体制将使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面临新挑战。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资金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内自由流动,监管的分割使不同行业之间的监管防火墙形同虚设,风险在跨金融市场加速传递。在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已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平衡关系,导致监管滞后和部分领域的监管缺位。借鉴欧美国家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验,必须改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完善金融监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常态下的监管升级,加快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监管、功能监管、大数据监管和长期利益监管新体系。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围绕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防风险等几个重点领域,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