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发展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曹文泽:大力提升长三角一…
合力赋能长三角
长三角成立区域创新组织
“云链通”服务长三角区…
安徽融入长三角步伐加快
长三角有序推进铁路建设…
铁路牵引长三角一体化迈…
长三角百强企业综合实力…
长三角四地共谋区域教育…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以人才交流合作促产业集群发展——长三角筑牢人才“蓄水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952 更新时间:2019-10-18 15:35:2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工作合作,提高区域产业人才整体竞争力?近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支持的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人才成就产业未来为主题的长三角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提出了可行思路和建议。

围绕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产业人才发展的需求、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协同、区域产业人才资源流动共享机制路径等问题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研讨,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经(工)信委(厅)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区域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倡议书,并签署三省一市产业人才合作培养协议。

与会代表倡议,建立长三角区域产业人才工作联动合作机制,加强产业人才发展政策协同和信息交流,促进产业人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产业人才公共服务、产业人才评价标准的兼容性,畅通区域产业人才流动渠道,推动以人才的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统筹利用区域内产业人才教育、培养资源,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优势,加强区域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合作,共同为产业人才发展提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学林介绍了工信部推进《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实施,积极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进展和下一步部署。他指出,长三角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与之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组建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构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新型产业人才生态体系,形成产业人才的集聚区。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指出,长三角地区要扛起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国家队的重担,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必须增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发挥全球优秀人才蓄水池功能,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干和抱负搭建广阔舞台。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指出,长三角各地要共同拓展产业经济和产业人才领域广阔的合作空间,加快创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才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一要为高端产业供给高端人才,优化协同发展的机制。聚焦打造汽车、民用航空、物联网、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经济、湖区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打造长三角未来产业之心。二要构建产业人才的梯度队伍,形成金字塔模式。不仅需要高层次、紧缺的创新型人才,也要加强蓝领工人、高技能人才的供给,提高产业人才队伍质量。三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打造一湖活水、一湖好水。长三角是全国高校和人才的集聚地,要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长三角城市群是国际公认的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在全球竞争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三省一市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1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15.1%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的外贸出口额。

未来,长三角仍有巨大潜力成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成为全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长三角区域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核心和关键是产业人才的竞争。此次长三角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研讨会立足国家战略,面向全球竞争,基于长三角区域产业人才发展实际状况,加强以产业人才协同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旨在加快营造长三角区域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提升长三角区域产业人才发展的全球竞争力,为长三角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产业人才支撑和保障。这也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以产业人才协同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工作步入新阶段。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录入:yincheng    责任编辑:yinche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