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都离不开基层社会治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着力。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在政策取向上的相互配合、在推进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的相得益彰。强化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领导协调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能力,发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注重制度先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是“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着力解决体制不完善、管理不衔接、职责不清晰、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制定和完善适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必然离不开法治。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管理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需要着眼于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高效协同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凝聚起更强大的发展合力。
三是突出基层导向。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做到治理重心下移,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社会治理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全面动员、全民行动,奋力夺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口前移,全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为基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让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实现平衡协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发挥好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域特色优势和区域合作机制优势,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加强和创新长三角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扬所长。需要加快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基层社会治理的协调、引导、推动,在共建共治共享上精准施策、持续用力,促进区域基层社会治理协同高效。需要通过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平台共享、项目共建,着力解决长三角区域发展中基层社会治理的不平衡问题。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近几年,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上海的“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将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给民众带来便捷化服务体验。如今,长三角已从“城市通”进入“区域通”。比如,长三角全域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实现“一码通行”,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民生档案实现异地查询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有效应用,尤其是要同心同力做好“数字赋能”文章,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智慧治理平台间的互通对接和智慧治理模式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同城管理、便捷管理、智慧管理。
若想查看上述《建议》全文,请转到该链接:http://www.cidca.gov.cn/2020-11/05/c_1210874463.htm
(作者:曹文泽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