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广东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连发三份文件,支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专家建言沈阳经济区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76 更新时间:2011-6-22 14:11:03

 

要突破政策壁垒;建设中心城市吸引农村居民进入;新城、新市镇建设要从体制、机制、方式上创出新路子;形成支持辽宁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沈阳经济区蓬勃发展的背后,还存在新城新市镇建设、发展与低碳的冲突等等问题待解。

    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应提前规划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启动以来,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同许多地区一样,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框架缓慢解体却仍存在。

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所所长梁启东认为,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果不提前纳入规划,必然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他认为,首先需要突破政策的壁垒,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其次是在土地流转与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土地财富的再分配,造就一批拥有基本消费能力的中产收入阶层。再次要通过建设中心城市吸引农村居民进入,而不是以村改居的方式强制农民被城市化

新城和新市镇建设是沈阳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特征。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徐铁认为,新城、新市镇建设必须拥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从体制、机制、方式上创出一条新路子,这样才能为东北和全国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提供借鉴。

他提出五点建议:第一,要注重规划引领。由权威单位编制发展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等。第二,注重产业支撑。发挥地方优势,选准产业方向,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第三,注重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破除二元分割体制,使城乡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推动新城、新市镇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第四,注重亮点打造。一定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成一批亮点工程,吸引周边区域人口。第五,注重个性特色。城市建设必须有文化特征,从一条街、一片生活区、一个街区去探讨建筑形式的美观,做到风格统一和色彩协调。

梁启东还提出了城市建设中的七个切勿:切勿追求高大全 切勿割断历史、切勿忽略文化、切勿争建CBD、切勿以为好、切勿以为美、切勿跟风规划。    

另外,沈阳经济区想要快速推进,必然涉及到城市用地扩张,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沈阳经济区怎样才能规避扩地过程中会发生的风险?梁启东认为,用地扩张决不能成为地方政府发财的手段,而且要保证扩张有度,最终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此,应当从改革征地制度入手进行解决。要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只有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界定才允许政府征地,其余用途一律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以更加完全和有保障的土地产权。还要强化土地用途的规划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沈阳经济区发展低碳先行

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能否实现低碳运行?辽宁省环保厅课题组认为,沈阳经济区跟全省一样面临着过分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耗,能源结构尚不合理,能源效率明显偏低,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

课题组将之归为五大挑战:第一,辽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第二,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多以重化工业结构为主,加重了高碳特征。第三,电力行业、水泥行业、钢铁行业占辽宁省总排放量的62.77%,这三大行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如何实现碳减排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症结。第四,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第五,涉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支持辽宁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的重点工作是,首先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低碳产业。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如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煤电装机结构等。第三,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构建低碳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高排放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