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大临空”经济板块产业城规划敲定,将建成覆盖两市三地的“临空新城”,并规划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不仅是武汉,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中部地区城市,近年掀起一股发展临空经济的热潮。
现状
全国已规划58个临空经济区
前日,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大临空”经济板块产业城规划敲定。武汉将在其西北部地区的东西湖、黄陂和孝感市孝南部分区域,打造一座占地1100平方公里的“临空新城”。据悉,这座新城涵盖发展航空运输、物流、飞机维修保养等空港产业。
实际上,武汉去年就提出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然而最终与国务院批文失之交臂。而在今年5月,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文,并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湖北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
就在近期,不光武汉,包括南昌、长沙等在内的多个城市正在申报临空经济区,对发展临空经济也都“虎视眈眈”。实际上,近几年,各地政府已经把发展临空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7个城市依托50个机场,规划了58个临空经济区,我国临空经济正在蓬勃兴起,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这股热情中,中部城市表现得尤为强烈。据了解,在武汉“大临空”经济板块产业城规划之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已于今年3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据最新消息,根据“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总体思路,湖南省政府目前正申请设立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的请示报告,并已获国务院办公厅批示,进入海关总署等十部委联审状态。
正能量
带来集聚和扩散效应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临空经济”为地方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了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新经济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可引发包括运输业、民航综合服务业等先导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临空经济,必须依赖于具有相当规模吞吐量的机场以及当地经济所需的市场容量,这种资源是不可复制的。”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告诉记者,以武汉为例,该市机场吞吐量、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地理区位综合来看,发展临空经济大有所为。
提醒
谨防千篇一律、重复性建设
作为“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对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这股“临空经济”热潮表现出担心。
曹允春向记者表示,目前而言,衡量一座城市是否适宜发展临空经济,主要取决于相当规模的机场吞吐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配套的市场容量,再者就是要因地制宜,跟本地经济发展条件吻合,使得临空经济发展更具地方特色化的实质内容,而非千篇一律、重复性建设,“(这样)大家谁都发展不起来。”
曹允春表示,在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早已提出,但发展仍不尽人意,发展临空经济是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应该给予支持。但每个城市仍需要考虑自身的特色化,三座城市发展时应加以差异化定位,避免恶性竞争。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伍新木日前则表示,“空港经济”不只是抓机场建设,还应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发展临空产业。眼下,武汉打造临空经济开发区,他认为当务之急要取消机场道路的收费,以降低货物流通成本,促进区域间经济对接。
相关
白云机场年吞吐量将破5000万人次
随着粤港澳自贸区概念被热炒,作为华南地区重要航空枢纽的白云机场自然再次成为所有人关注的一大焦点。昨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机场”)总经理张育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以来的运营情况来看,白云机场今年的年吞吐量将超过5000万人次。
“从今年的运营数据来看,今年机场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应该是铁板钉钉了。”张育民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截至今年9月份,白云机场吞吐量已达4830万人次,体现出了强劲的增长。
伴随着白云机场国际枢纽的建设,旅客结构的改变也十分明显。“看一下数据就能清晰发现,白云机场国际、地区旅客的吞吐量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旅客吞吐量增速。其中,国际转国际旅客吞吐量的增速特别大,达到了38%。随着白云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的推动,机场国际旅客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张育民表示,白云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效果已逐步显现,“就在昨日,使用这项政策入境的旅客达到了1天20人,又上了一个台阶,相信以后还会慢慢增多。”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白云机场也在昨日再次启动了“开放办机场 服务大提升”金点子意见征集活动,推出10万元重奖寻找“金点子”,解决旅客关心的“中转服务和交通优化”等热点问题。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