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日城市化比较论坛在河南大学举行,中日学者就两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路径选择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日本大学教授村上直树就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至少有两种模式,一是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大城市到农村的“U”型转弯;二是从农村到大城市再到老家城市(而不是原来乡村)的“J”型转弯;同时,人口过密化和过疏化问题是典型的日本表现,在所谓“失去的20年”,日本农村地区人口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大城市人口单极化的现象也显著存在。村上直树还介绍了城市化进程中,收入水平的变化和城市人口流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从中心城市的“总部经济”到地方上的“分部经济”等。
更具根本性的问题是:何谓城市化?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丙涛认为,首先要看到,城市化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经济发展指标,人类的文明即开始于城市;而现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种模式和手段,而且目前看来是有效的、人均成本低的手段;至于在当下中国推进城市化,有深刻的经济发展背景。“以前我们的城市化一直很落后,中西部地区则更落后,可以说城市化已经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主要表现在大量人口住在城市之外,会因为分工程度低而最终影响内需的扩大,同时,工业和制造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现在的基础设施投资速度过慢。”宋丙涛对记者说。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的学者们通过调研发现,现在中国的城市化中,农民进城几乎不存在制度性障碍,障碍在于农民的重重顾虑,在于劳动力进城之后,他们及其子女家庭“融入城市”的重重困难。“要实现李克强总理所提到的“人的城市化”的目标,从中日两国城市化进程的比较性研究中或可得到一些启示。” 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所长孙建国说。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