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研究正走向大联合
9月21日,“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区举行。《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管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相关研究机构将发起成立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联盟,即将成立的这个研究联盟将联合众多中央和地方的研究机构等,致力于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多位区域经济专家表示,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联盟将会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区域经济研究联盟。
另外,对于时下最为引人注目的新型城镇化问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魏后凯等知名专家在本次会议上提出,我国应该以三个层次的城市群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上游城市群4个世界规模级的城市群,二是建设成渝等国家级的城市群,三是推进黔中等区域性的城市群,通过三级城市群构建多中心的城镇化网络。
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联盟成立在即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承办。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国内多所高校以及多个研究机构大约150名代表参会,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市场经济、新型城镇化、川滇黔渝交界区合作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有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存在,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机构很多、力量分散”。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以及其他研究机构正在发起成立一个更大的研究联盟——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联盟。 “现在的区域研究机构,有中央的、省级的、市级的、县级的,甚至开发区一级的,每个机构都站在自己的局部立场研究问题,研究力量非常分散。”河南省社科院一位区域研究专家表示,各种研究机构站的立场不同,可能得出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以前在研究机构之间也有一些交流和合作,但是没有一个稳固的平台和网络,所以区域经济学会就想倡导来做一个全国性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的研究联盟。”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据了解,即将成立的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联盟是一个研究机构的联合体,而不是一个法人实体,参与其中的有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等。目前这一设想已经得到各个方面的赞成与支持,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这个联盟将调动各个方面的研究力量,力争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推进三个等级的城市群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城市化格局”的建议。进行了专题讲解。魏后凯表示,我国城镇化的显著特点是“起点比较低,但速度很快、规模很大”,“现在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规模都在两千万以上,从世界上来看,这是绝无仅有的。” 魏后凯认为,从全球城市化的发展曲线来看,我国城镇化“已经由过去的加速发展阶段转变为减速的战略转型阶段”,因为未来的重点应该是“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魏后凯在本次会议上表示,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这种格局,一是规模上的格局,二是空间上的格局,在规模上我国已经确定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在空间上,我国应该形成多中心城镇化网络格局,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格局和城镇化空间格局。 “这种多中心的城镇化网络格局,应该包括推进三个等级的城市群建设,一个是世界规模级的,我们认为,到2030年左右,我国应该形成4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再加上长江上游城市群;其次是建设国家级的城市群,其中应该包括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另外是建设若干区域性的城市群,应该包括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魏后凯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针对我国城镇化做出了反思,他认为,应该围绕就业的吸纳能力为核心,寻找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路径。 “大城市就业机会多,所以很多人愿意到大城市、特大城市,造成特大城市非常拥堵,产生了‘城市病’,但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就业的吸纳能力一直不高,这个现象非常突出。”李平表示,“不仅要解决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要解决大中小城市之间、城市和城镇之间的就业机会差距,寻找一条以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途径。” 由于本次会议在重庆举行,与会区域经济专家还谈到“成渝经济区协作机制构建”“川滇黔交界区的合作与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构建”问题。重庆工商大学校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杨继瑞认为,应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完善各种协作机制,才能实现成渝经济区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发展。 对于长江上游经济区如何开展区域合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肖金成指出,包括重庆、遵义、泸州、宜宾、自贡、内江、毕节、昭通等12个城市在内,如果将这些城市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开展合作。 肖金成认为,构建长江上游经济区有利于优化配置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有利于加快川南、黔西北和滇东北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