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重生的启示
文/本刊记者张天真
如今漫步辽宁省铁西新区,您会由衷地赞叹: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区、现代建筑产业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区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宜居区正在崛起。
而这一切,得益于沈阳对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此举盘活了铁西区振兴的一盘棋,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
时隔10年,国家颁布实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铁西区的振兴经验,对正在踏上调整改造之路的全国老工业基地又有哪些可资借鉴之处?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有关专家。
合署办公盘活棋
铁西老工业区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形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基地。国家曾对其大力支持,铁西老工业区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几百个第一,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铁西就形成了以“机泵阀、车钻镗、输变电”等重大成套设备制造为主,包括冶金、化工、制药、建材、纺织、酿造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成为全国工业企业最为集中、工业门类最为齐全、产业工人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初期,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层次结构的体制性矛盾加剧,加之历史包袱沉重、市场竞争力差,导致铁西老工业区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数千家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居高不下,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大批工人下岗,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区域。“七五”以来,国家和省市先后注入数百亿元资金对其进行改造,虽略有成效,却未能从根本上改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铁西老工业区的改造与发展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在全国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振兴的时刻,铁西的装备制造业如何才能浴火重生?
“东北现象”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03年10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铁西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指明了方向。
为使铁西区走出困境,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沈阳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对铁西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首先,于2002年6月做出铁西区与毗邻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重大决策,赋予铁西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此举,对铁西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铁西的西边,园区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较大,却很难吸引企业入驻。此前,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同一级别的两个单位,把两个单位合并起来,变成一家单位,这样,铁西区的企业得以搬迁到更远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搬迁到经济开发区后,享受国家税收等优惠政策,而铁西区企业腾迁之后的土地经过改造后,发展服务业,地价很快上升,政府获得了高额的土地转让收益。其中,80%的土地收益可用来还企业的债,20%的土地收益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样,铁西的调整改造通过“退二进三”城市功能再调整提升战略,顺利地解决了企业体制转型遇到社会包袱重和缺少技术改造资金的难题。
其次,以龙头企业带动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年来,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重工集团、北方重工集团、特变电工沈变集团、三一重装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并购海外企业等方式扩大产业优势,实现从研发、制造到产品营销的价值链整合提升。
第三,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凸显。随着优势产业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相关配套企业跟进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相关配套日趋完善。到2012年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97家,6家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在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盾构机等产品领域占据世界领先优势。
第四,创新体系战略成功递次升级。如果稍作回顾,铁西区老工业基地创新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2年以前,即国家的东北振兴规划出台前夕,属于封闭式的,各家企业各自为阵,彼此之间不分享创新成果,人员交流很少,创新体制壁垒很高。第二阶段是2002年至2008年期间,属于半封闭式的,主要的创新活动自己进行,但有少部分创新活动自己难以完成,就请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产学研协作有所进展。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至今,很多国外企业发展步履维艰,铁西区人龙头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收购了具有技术优势、具有销售渠道优势或两者兼具的同行业企业及科研团队,同时得到《铁西区调整改造集聚区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有力支持,很快,这种开放式创新体系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铁西区产业已逐步从“制造”转向“智造”。
探寻成功的秘诀
铁西区成功走出困境,主要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诸如政府合署办公,创新了政府管理模式;妥善解决了老工业区的遗留问题;做大做强企业,把老工业区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等等,而这些举措,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体制上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提供保障。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整合了老工业区体制、资源和人才等优势,实现了组织领导、规划布局、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使企业搬迁、土地规划出让、项目引进、施工建设等得以顺畅完成,减少管理层次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创造了出科学高效的效应,确保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做出成效,取得好的进展。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突破老工业区改造的瓶颈。依据老工业基地实际情况,调整发展思路,实施或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整体搬迁、或就地改造等举措,对老工业基地进行系统、整体、协调和彻底的改造,破解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的资金、人员分流、企业如何发展等难题。坚持“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原则,在着力解决企业冗员、内债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的同时,重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推进基础工艺向专业化生产集中,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改制使大批国有企业经过重组、改造不断做强做大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企业向产业集群集中,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在老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区的核心竞争力。解决阻碍老工业区发展的冗员、债务等问题,实现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100%参保,彻底分离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做大做强企业,努力把老工业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一是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全面重组改造,二是鼓励企业以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国内外企业重组,三是大力促进国内外相关产业资源向老工业基地集聚。通过全面开放和产业招商,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厂,引入了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水平。
多举措促进产业聚集,提升老工业区产业内企业技术水平、配套能力和工程成套能力。先进产业聚集区需要拥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更要具备国内外一流的技术水平、配套能力和工程成套能力,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围绕国家关于行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确立重点发展专项,大力支持企业对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培育出世界级产品,在已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力求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打造优良环境,提供高效服务,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成为吸引各类经济要素聚集的重要条件。为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建设高效、廉洁、透明的服务型政府,营造国内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加速产业发展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举措,投入专项资金,对技术创新予以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依托区域内高等院校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