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发展轨迹,选择要素集中、地域狭小、产业基础较好的沿海作为创新基地,具有政策动员成本低、易于发动,政策实施效率高、易于见效的特点,可以取得好的创新结果。创新与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有机结合,将为沿海地区未来长期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0年以后,国家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进入“十二五”时期,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为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同时,积极推进沿海创新战略的实施。
从国际竞争来看,区域间经济竞争是国家间经济竞争的延续。国家由不同地区构成,国家间竞争能力通过各个区域竞争能力得以体现。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积累表明,增强有成长潜力区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的竞争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值得指出的是,通常的区域创新规律是,创新多发生在强经济区域而不是弱经济区域。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可以有效组织生产要素,更易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从中国国内产业分布规律来看,沿海地区是我国产业基础最好的经济要素密集区。以2009年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来看,沿海地区占全国比重大于90%的产业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0%—90%的产业有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0%—80%的产业有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60%—70%的产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50%—60%的产业有: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即便在烟草、饮料、农副食品加工等沿海地区产值所占比重低于50%的行业,依然有不少沿海省份的产值位列全国各省市前列,显示出沿海地区的整体优势不突出但个别优势依然存在的特点。从总量上看,2009年,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68%,不仅超过东北、中部和西部任何一个区域,甚至远远超过东北、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之和。从核心——边缘区域的角度看,沿海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业核心地带。
从科技要素的区域分布看,沿海地区也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
2009年,沿海地区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占全国的58.44%,研发经费内部支出 (R&D)占全国的比重为67.97%。除此而外,各类统计数据表明,沿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强于内地。2009年,沿海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65.04%,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国的84.57%。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于发展机会、路径和优势的锁定,全球要素集中通常只在一些国家的一些区域进行,而相当多的国家和其区域在竞争中被排斥在大规模的工业化之外。2000年, Mellinger、Sachs和Gallup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温带沿海地区占全球可居住面积的8%,居住的人口占全球的23%,但生产了占全球53%的GDP。这证明,我国沿海地区实行大进大出、推动国际大循环的策略,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沿海地区先富发展的规律性,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引导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建立起沿海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侧面是沿海发展战略的成功,中国制造的突出成就就是沿海制造。
从未来大势看,以面向全球居民衣食住行游玩乐等需求为方向的制造业仍将是全球需求最旺盛、最能显示创新优势和最具市场潜力的产业,也是从要素禀赋看能够显示出相对于农业和服务业更具有中国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国制造业尽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一些先行国家推动“再工业化”思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出补工业化进程的动向看,未来全球各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中国制造业处在一个微笑曲线低点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制造业的总量水平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反差,都使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环节。衡量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创新成果是否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创新型企业是否在全球具有充分竞争力,自主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是否足够强,而上述表现,都需要从区域演变的角度加以观察。从动态比较优势看,中国的资本、技术要素的供给相对于劳动力优势已经有了很大增长,使得大规模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从区域要素构成看,我国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密集区和技术优势密集区高度重合于沿海,使得在局部地区打通障碍和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成为可能;从技术创新的基础看,沿海地区为数众多的由专业化园区、产业集群构成的网络(network)结构,有助于形成毗邻效应(proximityeffect)、社会化效应 (socializationeffect)、学习效应(learningeffect)、外溢效应(spillovereffect),推动规模化技术创新的发生与应用;从市场开放看,沿海地区与全球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放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个功能开放的沿海产业体系有助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在竞争互动中推动技术创新。
显然,在动态比较优势发生改变、全球竞争形势酝酿变化的时候,必须从争夺全球经济主动权和主导权的角度,推动中国从产业制造向产业创造、人口红利向创新红利、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是,沿海制造更多地依赖于沿海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沿海制造的转型升级。未来的竞争建立在今天创新的基础之上。需要指出的是,沿海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沿海创新战略是沿海发展战略的新阶段。这种新阶段标志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从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大进大出利用国际市场向培育创新能力的转变,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平面经济向技术创新高度跃升的立体发展转变。创新与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有机结合,将为沿海地区未来长期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永久的产业基础和动力基础,并通过沿海制造向沿海创新的转型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的转型。
从技术供给结构看,国外的大量创新成果诞生于中小企业,而具有国外中小企业同等资源禀赋的企业在中国比比皆是;从创新形式上看,国际上的创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进取型创新,也包括保守型创新、模仿型创新、合作型创新、依赖型创新甚至机会主义的创新型策略。一些研究甚至指出,在所有发达国家里,大多数工业研究开发在性质上属于保守型或者模仿型,而且主要涉及较小的改进。中国沿海地区的任何企业,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要素供给条件,选择不同的创新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分工水平。值得充分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按照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如果能够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以改革,未来将有大量的创新成果不断产生。我们将不是玩得了玩不了技术创新的问题,是必须玩而且也一定要玩好的问题。舍此并无他途。
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发展轨迹,选择要素集中、地域狭小、产业基础较好的沿海作为创新基地,具有政策动员成本低、易于发动,政策实施效率高、易于见效的特点,可以取得好的创新结果。而以沿海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为平台来集成和移入各类创新资源与要素,也远比移动制造业基础向创新资源与要素集中区域花费较少的成本。沿海发展战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是,积极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制造业发展重心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庞大的制造力量集成科技资源,把制造优势与科技优势结合起来,以创造融合制造,以创造提升制造,通过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专利、新流程、新思想,加强对重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促进沿海地区重点制造业区域的转型升级。
沿海地区的创新应该从局部创新向整体、全面创新的方向转变。应把沿海创新战略放在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等量齐观的重要位置,加强沿海创新战略的研究与政策制定。加快各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新技术产生,促进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使创新成为沿海区域核心竞争力成长的推动力,建设包括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和要素集成和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型社会,促进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格局。
推动沿海创新战略的实施,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应以纵向的政府政策支持为基础,鼓励企业横向整合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资源。要把科技创新的主导方向由论文为主向专利为主的方向扭转,强化专利创新的政策导向,借鉴国外经验规范专利评价和批准过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合作中发现制造业的技术需求和满足制造业的技术需求;鼓励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和专利申请的主要责任者,成为研究开发人员聚集的载体。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重大技术项目中试基地;支持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类园区设立开发机构,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科研机构更多产出能够面向制造业需求的技术专利与诀窍。支持沿海地区科技资源密集的重点城市推进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努力。加强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沿海地区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激励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