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广东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连发三份文件,支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南京将打造“四港合一”枢纽都市
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开幕,杨卫泽透露——南京将打造“四港合一”枢纽都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3 更新时间:2011-9-22 0:02:35

2011920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特别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树森,省市领导杨卫泽、何权、季建业等出席会议。

南京市长季建业在致辞中发出盛情邀请,南京正处于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与会的专家,对南京的城市规划多出主意,多提宝贵意见,从而使我们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南京实际,更加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引领南京新一轮发展。

“催生新产业、会聚新人才、塑造新城市——建设给历史留住精彩、留下赞叹的新南京”,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以此为题作做了大会学术报告。

杨卫泽介绍,南京将重点打造陆港、空港、水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枢纽都市:结合青奥会,在河西新城打造1000万平方米CBD1000万平方米的科技、文化产业载体,突出发展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着力打造以河西金融城为核心的金融枢纽,加快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无线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信息枢纽;结合禄口机场扩建,发展临空产业,打造100平方公里的生态化、智慧型的空港区域;结合高铁南京南站,打造164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街口、河西中心、南部新中心“金三角”格局;结合龙潭江海联运港建设,打造112平方公里的龙潭新区,使之成为长江中下游综合交通物流基地和先进产业主导的滨江生态新城。

报告最后,杨卫泽动情地说:“城市发展是历史的传承,山川形胜是大自然的赋予,文化遗存是先辈人的积淀,每一代城市人都仅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我们有责任珍惜好老天爷的恩赐,呵护好老祖宗的遗产,实现好老百姓的期盼,以科学的态度建设管理维护好我们的‘河段’,少留不留遗憾,多留只留赞叹,让文明的长河涓涓不息,精彩纷呈。”

 

3000多名规划代表挤地铁参会,婉拒专车

坐地铁到河西,已经是不少南京人出行的选择,昨天上午7点多开始,和普通上班族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专家们搭乘地铁,前往位于河西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参加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从地铁在新街口站正式启动到平稳停在元通站,总共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而如果没有选择地铁出行,早晨8点是南京的早高峰,如果再遇上堵车,从新街口到河西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至少要花1个小时。

3000多名规划专家同时乘地铁上会,这在全国大型会议中都尚属少见,他们能顺利从各个分散的住宿地赶到位于河西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吗?

早上7:20,记者赶到张府园地铁站,站台里已经站了好几位戴着“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代表证”的代表们。他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步行到这个地铁站也就五六分钟的路程。记者留意到,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主办方发放的交通指引地图,靠着这张地图以及地铁站里的志愿者,这几名代表很轻松地就从地铁口下到了站台顺利上车。

作为本次规划年会最大的特色——低碳,3000多名规划专家的住宿基本安排在老城地铁沿线,于是,地铁成为他们出行最优先的交通工具,其中也包括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住建部特别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院士以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南京市长季建业等。

上午7:50左右,和普通市民一样,在2号线新街口站排队等待后,仇保兴、杨卫泽、季建业以及其他规划专家代表上百人,乘上了开往河西的2号线。

住建部特别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院士已经82岁了。精神矍铄的他婉拒了主办方安排的车辆,自己也随着其他与会代表们一起走进了地铁。进了地铁后,周老扶着栏杆站着。看到周老站着,一位女乘客连忙起身说“我给您让个座”。刚上车就感受到南京人的热情,车厢里顿时温暖了许多,“没关系,我不坐,我站得住,我可以一直站到底站!”周院士笑呵呵地说。

坐地铁去开会,让代表们也是倍感自由和新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在微博中也给予高度评价,“乘地铁前往会场,从金陵饭店出发到达会场,用时30分钟。尽管南京也准备了大巴备用,但选用者不多。绿色出行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仅此一项创意就超越往届。”

 

南京将5年新增165公里地铁

750,代表们乘坐的地铁二号线从新街口站出发,到元通站停稳,地铁车厢上方显示的时间为808

 “只用了18分钟内,就一下子解决了3000人的交通出行,靠地铁,2万人参会也不会对城市的交通产生很大影响。”站在车厢内,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忍不住感慨。

一位南京规划专家表示,如果选用专车出行,在南京的早高峰时段主城区内一下子多出3000辆车,交通压力可想而知。其不仅会影响南京市民的出行,也会让代表们堵在路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

季建业在地铁上向各位专家透露,“南京地铁现在共两条线,全长85公里,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投资1000亿元,地铁总里程达到250公里。”“南京城市的交通也是越来越拥堵,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要靠地铁等公共交通。”杨卫泽说

 

把脉城市规划  减肥与城市规划也有关系?

昨天是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第一天,8场大会学术报告,以及新闻发布会、大会致辞,数十名国内外顶尖的规划大师们的观点碰撞火花四溅,一起为中国的城市规划把脉问诊。

 

观点碰撞   沈建国:减肥与城市规划也有关系

减肥与城市规划有关系吗?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奇,有!在开幕式上,在联合国人居署代表沈建国先生致辞中,形象地将减肥与城市规划联系到了一起。

“之前,我特意上一些关于减肥网的网站,减肥成为目前不少人最为关注的事情。如果,城市的居民健康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我们的城市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的体育建设,这就要依靠于城市规划的先导。

如,增加自行车道和停放自行车的场所,我们乘坐地铁就是很好的减肥方式。沈建国说,城市规划中应该限制政府大楼前面的公共绿地面积,而在应该多建在小区附近,10分钟步行范围之内。同时,设计便于孩子们进出的小游乐场所,增加他们活动的场所,而不是老在家里做作业和看电视。

居住是城市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门,如果不能拥有合适的居住和舒适的条件,就不能说这个城市是有秩序的发展。

沈建国说,其中应该优先安排保障房,在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中,城市规划应该发挥提前作用,提前规划地段和交通设施,同时我们需要利用规划把保障住房用地和其他用房用地结合起来,避免自成一体,从而造成其他的社会问题。

让我们居民体面、幸福地生活着,这条道路在哪里,在我们规划师的笔下。沈建国说。

 

周干峙:规划要做“土”一点

“中国城市规划要做深、做活、做土,提倡有‘土’一点的味道,这样才会有本地的特色。”82岁的原住建部副部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特别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院士,昨天在致辞中建言所有中国规划师。

周干峙感慨地说,现在城市面貌改变太快,一个城市过了几年都不认识。当下城市规划发展需要注意哪些,周院士点出了9大问题,城市化究竟如何把握;城市的布局是不是越来越大,大城市如何布局,大中小城市怎么布局;城乡关系差别太大,该如何处理;资源环境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办;如何有效控制土地,是规划引导开发,还是开发引导规划;城市和谐的问题;城市交通如何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如何避免大拆大建,建筑不能一味提高城市的容积率,城市不能越盖越高;城市的安全,防灾、救灾怎么加强。

周干峙建言所有中国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要做深、做活、做土,提倡有“土”一点的味道,这样才会有本地的特色;规划要“准、新、美”。准,就是规划做在点子上,新则是要有创新精神,无论是方式方法还是形式,都不能墨守成规,美是最不能忽视的,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城市更具美感。

 

专家声音(仇保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保障房配建比例应该不低于20%

为解决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现在各地正在兴建保障房,而保障房的建设选址基本上都集中在城郊接合部,这正是城市转型和重构期的错误选择。

实际上保障房建设中,我们无可奈何地促进了居住区的分离,更主要的是郊区化,郊区化再加上小产权房,也就助推了贫富分离化的趋势。保障房和商品房必须混合建设,不同阶层的混居,分离,再走向混合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贫富混居中,保障房的配建比例应该不低于20%,其次保障房的质量也要有广义的提升,不仅结构、施工、装修等最低层次的质量要保证,学校、医院、交通等综合配套质量也要跟上,更高层次的户型设计质量也很重要。“因为保障房也是要让人有尊严地来居住,所以小户型设计人性化生态化非常重要。”

如何避免错误并尽可能做得更好。以美国波特兰为低收入阶层建设的一个新城区做类比。这个新城区,首先有不同阶层混合;第二设计多样化,每一幢建筑都不一样,避免了国内一些保障房小区里,每一幢建筑都一样,连小狗都能迷路啊;第三,生活设施的配套非常健全,在波特兰地区有一条免费的轨道交通,这条免费的轨道交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这样的新城区,让低收入者有免费的交通选择。

 

汽车还是人?谁需要拥有路权

城市规划是要适应人的发展还是汽车的发展,相信每个人都会明确选择“适应人的发展”,可现实却是,很多城市规划正在不自觉地为汽车服务,一旦城市的结构已经是小汽车出行了,你再号召城市居民走路、使用公交车就晚了。

中国的交通拥堵已经从超大城市扩散到一般城市,从沿海扩散到内地,导致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而城市规划一味适应小汽车发展的错误,其实早有前车之鉴。

洛杉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让城市规划适应小汽车的城市,城市用地的三分之一给交通了,但仍然是全世界交通最拥堵的城市,还是一个肥胖症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中国不能走这条道路。但现实是,洛杉矶的错误在中国很多城市正在不断重现。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就是必须编制以绿色交通为主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用地按照步行、自行车、地铁、公交和私车的顺序,以倒金字塔比例规划。如,2007年,厦门修建高架,不为私车通行,却为BRT快速公交系统服务,从设计每天流量6万人到现在的20万人,事实已经证明了绿色交通的优势所在。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