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区域政策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高…
李琳:“一核两副三带四…
国土空间布局的三种路径…
宁吉喆:以经济发展新成…
刘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
阮青:六方面打造长三角…
姜冬冬:下一个五年 区域…
高燕:奋力谱写新时代区…
徐天舒:只是工业总量超…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林毅夫教授2013广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点击数:2458 更新时间:2013-10-28 19:05:51

尊敬的陈市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改革开放33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堪称一个奇迹。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均收入仅为182美元,不足当时非洲国家人均收入的1/32012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超过6100美元,跻身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此过程中,我国城市化也取得了巨大进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城市人口仅有1.7亿人。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7.1亿。城市化率则从1978年的17.9%增加至2012年的52.6%,在过去的33年里,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去年,十八大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并提出新型城市发展的目标。今天,我想就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谈几点我个人的想法。

        刚才我谈到,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不论是人均收入水平,还是城市化水平,在世界上均处于较低的水平。2012年,我国发展成为一个上中等收入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5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全球视角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2010年,全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平均为28.3%,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达48.3%,相差20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平均高达77.6%,高出近30个百分点。为什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水平会不断提高?众所周知,在低收入阶段,产业形态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分散,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随着经济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产业逐步升级,农业逐渐升级到制造业,再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服务业为主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规模经济日益扩大,生产环节不断增多,造成生产相对集中,从而降低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人口相对集中不仅有利于人们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也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转型。因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向城市集聚是一个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国已是一个上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我国人均收入为4400美元。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如实现此目标,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将达8800美元。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届时,以现价美元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可能达到12700美元。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收入达12700美元的国家就属高收入国家。十八大还提出,到2049年建国一百年时,我国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估算,若实现此目标,2049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有可能高达4万至5万美元。以此增长趋势推测,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城市化率将保持之前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逐步达到75%,迈向80%的城市化率。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在日益增多。以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为例,北京1949年人口是420万,2010年达到1961万;上海1949年人口是520万,2010年达到2347万;广州1949年人口是105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人口为1270万,刚才陈市长跟我讲,现在广州人口已达1600万,到到2020年,我国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大城市会增加不少座。但也有一些国家的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兴而衰的过程。以美国底特律(Detroit)为例,20世纪初,底特律人口仅为28万,1950年其人口达到185万,50年间人口增加5.5倍。但到2010年,底特律人口仅有71万,减少2/3

        我们注意到,一些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人口随之越来越多,而有些城市的人口却在逐渐减少。为何出现如此反差?我认为,人们常说的“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创新,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人口必然向这个城市集聚。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一个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停滞不前,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下,其产业将不断衰退,人口也将随之逐步减少,致使城市发展难以持续。再次以底特律为例,底特律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城市。20世纪初,汽车制造业刚刚起步之时,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大型汽车集团的总部均设在底特律。凭借这一优势,底特律的汽车产业一直走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前列,人口不断集聚。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德国、韩国的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底特律的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丧失,加之城市其他产业未能及时转型升级,造成其竞争力下降,不少汽车城倒闭,就业机会减少,最终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因此,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有竞争力,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创新,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城市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我从世界银行回来后,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我强调,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或一座城市,要有竞争力,其产业必须符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符合其比较优势,它在国内外市场就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就高,创造的利润就多,剩余积累就快,人均资本拥有量就会不断增加,产业随之会不断升级。如此,这个城市就会有竞争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按照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我提出一个“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的框架。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把这个框架的主要内容向各位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选准符合本地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经济发展要符合比较优势,产业升级也要符合比较优势。如何选择一个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先确定一个参照系。我根据一些成功国家和成功地区的经验,总结出一个确定参照系的方法,就是找准一个目前收入水平比本地高出一两倍、过去二三十年发展又较好的经济体(可以是国内,也可是国外的),该经济体的产业就是本地可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什么呢?因为比较优势是比较出来的,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能够保持二十年、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这个经济体的产业应该基本符合当地比较优势,因为只有符合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如果二十年、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快速积累,产业不断升级,工资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业必将逐渐丧失其竞争力。如本地的收入水平与之差距不大,意味着比较优势十分接近,当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时,由于本地的收入水平低于参照系,工资水平低于参照系,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生产成本就低于参照系的经济体,所选的参照系有竞争力,意味着它的产业具有国内外市场优势。而假如本地的生产成本更低,就可利用较低的生产成本与之竞争,进而取代它的市场,这是第一步,就是找准参照系。在参照系中,可以找到本地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第二步,分析本地民营经济是否已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已进入,就需要研究为什么尽管本地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低于参照系,本地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却不及参照系经济体的企业。一般而言,交易成本高是造成一个收入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的产业无法与参照系的产业竞争的原因。交易成本高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或企业经营环境不佳,或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为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应为企业消除造成交易成本高的限制条件。如此,当地民营企业即可做大做强,而且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

        第三步,如这个产业在当地还没有民营企业进入,就可在参照系的经济体中,将那些由于工资水平上升而不断丧失竞争力的企业招商引资到本地。本地工资成本低,意味着生产成本较低。这些企业就可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企业家应该也有信心前来投资。为什么目前这类企业家不愿投资?如是他们对本地状况不够了解,或是当地基础设施、经营环境、金融支持和法制状况不够完善,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应解决这些限制条件,努力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将招商引资作为本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步,由于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种科学技术、各种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在参照系的经济体中,一些新产品可能没有,若当地企业家发现商机,已经进入并表现出获利前景时,当地政府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火。如当地人力资本不足,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经营环境不佳,政府就应给予改善。

        第四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不断升级。升级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才能降低交易费用。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如能为各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现实中,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条件是,资源是有限的,包括政府资源和时间条件都是有限的。在这种状况下,应将有限的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统筹规划,设立局部性的工业园或开发区,在工业园或开发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经营和法制环境,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创造条件。如此,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第五步,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技术不断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一个先行企业,即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如先行企业取得成功,就向其他企业示范,在新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竞争必将随之而来,先行企业就不能得到垄断利润。如先行企业投资失败,必然付出成本,但同时它的尝试也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说明发展这个产业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无论先行企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对于先行企业本身而言,成功与失败的得与失不对称。因此,为了鼓励先行企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政府部门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信贷扶持等。如此,一个城市就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保持竞争力。有了竞争力,城市发展就能可持续,就不会走底特律的老路。以上观点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希望给在座的各位政府领导、企业家作一参考,也希望有利于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谢谢!

 

文章来源:CCER(根据林毅夫教授发言录音整理)

文章录入:zhangtinglin    责任编辑:zhangtinglin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