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高…
李琳:“一核两副三带四…
国土空间布局的三种路径…
宁吉喆:以经济发展新成…
刘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
阮青:六方面打造长三角…
姜冬冬:下一个五年 区域…
高燕:奋力谱写新时代区…
徐天舒:只是工业总量超…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肖金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6 更新时间:2010-12-24 19:53:50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新的表述,明确提出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实际上一直都是摆在优先位置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同时,针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些新说法和新思路,肖金成也做了相应的解读。

西部大开发是长期战略

  中国经济时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这样的排序说明了什么?
  肖金成:实际上,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一直摆在第一位。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域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9年),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第二阶段,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9年),向东部地区倾斜;第三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阶段(1999今天),1999年开始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从这方面看,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实际上一直都是摆在优先位置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既然是总体战略,就得有个顺序,所以明确了西部处于优先位置。
  中国经济时报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推行了十余年,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是否说明,十年的工作成效不大,所以现在还要反复强调?
  肖金成:不是,西部大开发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为东西部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在新的十年继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不是一年两年,或者十二五期间就能完成的。
  中国经济时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特别提到老少边穷地区,如何解决这一地区的发展问题?
  肖金成:老少边穷地区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这些地方离城市远,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土地贫瘠,是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一块短板,着力解决好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才能完成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瓶颈,要做到两点:1.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解决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大部分问题就都解决了;2.实行人口转移。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人口不转移,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国有3000万贫困人口,必须解决好他们的生活,这是我们有条件解决的,也是能够解决的。要实现科学发展观里面的全面发展,就要解决这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富裕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个大战略

  中国经济时报会议提出要确保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到实处,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进行得如何?
  肖金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十一五提出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是编制,现在编制已完成,但尚未公布,处在审批过程中。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十一五是准备阶段,十二五则是实施阶段。为什么十一五没有推出呢?这说明主体功能区面对的整个国土空间比较复杂,短时间内制定一个清晰、科学的规划是不容易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困难,实施更困难,这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把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升到战略高度的意义。因为,主体功能区不仅是个规划,更是个理念和战略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区是重要的举措。我们的国土空间很大,但十亿人居住发展的空间很小,所以要高效利用国土,珍惜每一寸土地。我们现在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或者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方,还居住了很多人,他们的发展是一个问题。实际上,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区域发展很难协调。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把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地方的人口逐步转移出来,既可使他们脱贫致富,也可保护生态环境。适合人类居住的应该要素集聚,人口突出;不适合的则实行人口转移,也不要进行大规模开发。这就是主体功能区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全局性的举措。

把城市化提高到新水平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功能定位应当是怎样的?
  肖金成:实际上,区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城市(城镇)体系,既要有大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能都是大城市,也不能都是小城镇,有大有中有小才是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才能被称为一个区域。大城市应当是交通枢纽,服务业比重较高,人才和物流集聚;中小城市应是第二产业比重突出;小城镇则是农村经济的中心和农民服务的基地。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农业产值占GDP10%,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0%以上,农业产值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农村落后。我们的城乡差异甚至比区域差异还大。要解决城乡差异,就要解决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把城市化提高到新水平。城市化应当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哪里有工作岗位,哪里就有城市化的趋势。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和扩大内需问题,都离不开城市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