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
“河南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推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由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足以证明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11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建设中原经济区新闻发布会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一开言便显示出对中原经济区有着高度关注,有着深入研究。
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全国性意义
陈耀说,《指导意见》出台后,自己不仅认真研读,而且还与国家出台的其他区域经济规划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指导意见》的分量很重。不仅定位非常准确、具体,而且发展目标、政策支持等内容既全面又实在。
“特别是在定位上,整体都具有全国性意义,是国家未来发展主题主线最本质的体现。围绕着这些方面做好文章,也就抓住了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最核心的东西。”陈耀表示。
在他看来,国家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凸显了其重要地位;定位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并不多见的说法;而定位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则是针对实际,明确了其特色与努力方向,把中原经济区放在了一个重要、独特的地位上。
刚在太原参加完一个有关中部地区发展的会议回到北京,陈耀告诉记者,他最近对我国一些重点经济区域的规模以上工业获利能力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中部地区这一能力增长幅度最大,而在中部六省中,河南增长较快。
“从2002年到2008年,长三角的规模以上工业获利能力由10.88提高到了11.38,珠三角从9.17提高到了14.15,中部地区从8.32提高到了16.32,河南则从8.98很快提高到了22.32。从这些数值上就可解释为什么产业转移更多选择了中部地区,因为其产出率比较高,而企业总是要找获利能力最大的区域。“陈耀分析道。
中原经济区要尽快补上发展“短板”
对于中原经济区面临的大好机遇,陈耀强烈建议我省要抓紧制定措施,出台实施意见,建设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快速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将是一个时期内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国家还会给予示范区以扶持。
从自己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特别是工业研究的角度出发,陈耀也指出目前河南在科技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与引进、开放水平等方面还是“短板”。他提醒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注意“木桶原理”,对此给予足够重视,统筹推进,不要让其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
“产业是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一个金融中心来支持。河南的位置很好,要努力打造一个中部或者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以此来支撑中原快速实现崛起。”陈耀最后表示。
——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三化”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河南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肖金成看来,“三化”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不能割裂开来。
“三化”是一个连带关系
“‘三化’实际上有一个连带关系。”肖金成说。
他说,提高工业化水平,意味着增加更多就业岗位;需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这个行业。劳动力有了工业岗位,家属也要进城,这就需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越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吸纳的劳动力就越多,就能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镇。所以,一定要建设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举个例子,二十万、五十万人口的城市,人们中午大都是要回家的。你看北京,中午有多少回家的?几百万人如果不回家,都在外面消费,对服务业的拉动就会很大。”
肖金成认为,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每个农村劳动力、每个家庭耕种的土地面积就会增加,农业才能实现规模化,农民收入才会提高。
“土地规模扩大了,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和农业专业化水平也会提高,接着才有可能品牌化、公司化。”肖金成说,“如果我一共只有两亩地,注册一个品牌,我用不着。没有品牌,消费者怎么知道你的玉米喷了多少农药,施了多少化肥?农产品要优质安全,农业必须要搞品牌化。所以,农业现代化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才能够实现。”
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
肖金成认为,河南还是要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工业化水平最主要的途径是承接产业转移,做好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但要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有比较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要素成本低,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城市化空间大,资源禀赋合理,交通发达……“这些都是河南的比较优势,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肖金成说,“你有的别人也会有,所以还要改善投资环境。”
首先是硬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以及城市化水平,都是硬环境。”肖金成说,“比如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如果没有‘三通一平’或‘九通一平’,人家肯定要换个地方。企业总是要到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的地方去。”其次是软环境。“软环境是什么呢?一是政策。政策好,企业就愿意去。二是服务。比如说深圳特区,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首问负责制,小政府,大社会,大网络,大服务。完善的服务体制更行之有效。”肖金成说。
管理,是肖金成强调的软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他说:“企业来了,不是说办个手续就行了。它的销售、人员的居住,子女的教育、医疗水平,都要上得去。因为一个企业到你这儿来,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这就需要提高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还有文化,亲商的文化也是软环境。”
“如果你们把这些都做到了,提高工业化水平就能水到渠成。”肖金成说。
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