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奋进,30年的艰辛创业,30年的辉煌历程,厦门从一个匮乏的海岛小港,变为经济繁荣、和谐幸福的文明都市;从海防前线,蜕变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今天的厦门正迅速崛起为海峡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厦门海堤,通大陆的通道,已由一条增加为五、六条可以通大陆了。
2008年厦门市政府宣布,将把厦门海堤炸开一个长达800米的大口子,畅通东西海域,同时大规模地清淤。曾在《厦门日报》从事摄影工作的李开聪这天来到海堤,为海堤原貌留下最后的影像。李开聪是厦门特区许多重要事件的见证人,当年他得知厦门经济特区将在湖里出口加工区动工建设的消息,便提前几天来到湖里拍下当时的原貌。
几天后,也就是1981年10月,特区破土动工。特区三十年的发展正是从湖里这2.5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祥的。厦门市原市长邹尔均表示,特区开始建设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钱。中央只提供了五千万的建设性贷款,但第一期工程就要三亿到四亿。当时,小平同志提出,国家建设资金不够,可以向外面借。厦门特区就是举债建设起来的。
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厦门在全国率先利用外资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建设湖里出口加工区、东渡码头等,同时创办三资企业。1984年春天,邓小平同志的一句题词给了特区人极大的鼓舞:(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一块石头落地,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1984年中央决定,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随后国务院又批准海沧、杏林、集美设立台商投资区,厦门特区逐步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就在这期间,厦门人率先在众多领域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全国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最早放开粮食市场,第一批实行土地转让、政府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今30而立的厦门在经济上已从当年GDP7.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60亿元,增长近300倍,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城市前列。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厦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水平皆走在了全国前列。
然而,与深圳等其他兄弟特区有所不同,厦门经济特区因地理和历史因素,是台湾同胞观察大陆的重要窗口,还肩负着对台工作的特殊使命。30年来,厦门率先设立台商投资区,相继出台了鼓励台胞投资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率先开展海上试点直航、居民赴台自由行等试点,成为两岸往来的“黄金通道”。
改革开放为厦门插上腾飞的翅膀,特区建设焕发了厦门的活力生机。我们期待着厦门特区下一个三十年能够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一、大型国企伴随特区共成长
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30年发展的步伐,建发、国贸、港务、路桥……一批批厦门国有企、业实力与竞争力大幅提升,跃升成为国企中的“大腕”,不仅助力特区经济腾飞,还成功将市场扩展至国内外。作为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的厦门国企,在30年的艰辛努力摸索中,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1980年,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成立的号角,建发集团的前身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应运而生。特区成立30年来,建发与特区同生共长,从一家行政公司转变为经营企业,从小型国有公司升格为大型实业投资企业集团。作为一名“老国企人”,厦门建发集团董事长王宪榕对特区国企的发展与改革感触颇深,她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也只有在特区改革中,国有企业才能赢取今天的辉煌成绩。
“城以港兴、港因城荣。”这句话道出了城市与港口相互依托的关系。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办,厦门港这座东南古港迎来了新的春天。特区依托港口优势而成长,港口借助特区发展而崛起壮大。作为厦门港的领军企业,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伴随特区建设30年的脚步,在改革中崛起、在开放中腾飞。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鼎瑜认为,正是因为厦门特区的好政策,才有了港口发展的大舞台和“以港立市”的好机遇。
特区能铸造国企“大腕”,这是不少厦门“老国企人”的共识。到2010年底,厦门国企资金总额在全省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占全省比重一半;现如今,福建省国企进入全国500强的有8家,而厦门就占了4家,厦门还有8家国企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1家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今年,厦门国企迎来了新一轮改革整合,信息集团、金圆集团、轨道交通集团相继成立,未来5年,还将有一批中国一流企业集团在厦门崛起。
二、挖掘民企潜能,助力特区发展
自从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厦门的众多民营企业一步一个脚印,从举债办厂、逆境求生到勇于拓展、顽强拼搏。如今,古龙罐头、银鹭八宝粥、大金龙客车等一大批本土品牌,不仅立足厦门、辐射海西乃至全国,还阔步走出国门扩展海外商机,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企业。
从几十平方米的简易厂房,到近百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如今,厦门银鹭集团已经发展成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同时涉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大集团。
1985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靠单一传统农业的马塘人迎来了发展机遇。村党支部书记陈清渊等人出资3万元,办起了当时全区第一家村办集体罐头厂,在这之后,村里还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创办中外合资的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组建厦门银鹭集团。依托银鹭集团,马塘村村民每年都可以领到一定的分红,全村达到劳动年龄的村民几乎全在银鹭上班。
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当年小小的罐头厂,成长为今天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厦门民营企业的领军者。2007年集团产值突破30多亿元,公司主导产品银鹭八宝粥产销量占了全国同类产品近50%,辐射带动全国各地8万亩原料基地和20多万农民。
与特区一同成长的还有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厦门这个并不具备雄厚大型机械生产制造基础的城市,“大金龙”的腾飞显得格外耀眼。23年前,一群只摸过水泥模具的工人,窝在厦门一间水泥管厂里敲敲打打了好几个月,造出了厦门历史上的第一辆客车。伴随着这次艰难的开始,大金龙客车企业一路跌跌撞撞,与特区风雨同行。
回望大金龙23年来的足迹,在中国客车业的每一个重要拐点上,大金龙都走在了最前头。今天的大金龙,已经成为厦门百亿汽车产业链当之无愧的龙头,更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公司副总经理徐向东表示,在今后的五年里,大金龙还将继续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厦门的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长、积累,蕴藏了丰富的潜能和力量,厦门正充分挖掘、释放它们的潜力与活力,使之更好地助力特区经济发展。
三、做大做强特区 推进岛内外一体化
厦门经济特区的30年发展,经历了一次次的升级壮大,从创立之初的湖里一隅,到扩大至厦门全岛,再到岛外建立台商投资区、调整全市区划,最终将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四座新城在岛外崛起。如今的厦门经济特区,正朝着“岛内外一体化”的蓝图不断前行。
随着特区的飞速发展,厦门岛内建设日臻成熟,发展空间已趋饱和,而岛外广大区域的发展又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实现历史性突破,形成岛内外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厦门市启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战略,吹响进军岛外的号角。从此,厦门迎来具有历史性突破意义的第二次大“变身”:城市建设重点由岛内转向岛外,跳出过去发展目光,转而投向厦门全市。
在厦门翔安区西部,连接同安区与翔安区的跨海大桥马新大桥A段主体部分已基本完工,它将与同安大桥、丙洲大桥、中洲大桥、火炬大桥一起,构建起厦门东部便捷的交通路网。此外,总投资365亿元的翔安国际机场项目设计吞吐量7000万人次,建成后将辐射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以及金门区域和粤东、赣南地区。
随着翔安隧道的通车,岛内外一体化建设让翔安这个厦门最年轻的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带动厦门新区建设步伐。集美新城、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几十个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厦门海沧湾公园、海沧大桥西引道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陆续投用。与此同时,厦门市与同属“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泉州市的大都市区、同城化进程也呈提速之势。在推进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厦门经济特区在担负更多“领头羊”重任的同时,势必也将有更多可为之处、更大挥洒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