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我国前面30年走过的是一条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新型城镇化主要应侧重于六个方面的突破。一是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二是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三是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四是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五是从放任式机动化相结合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相结合的城镇化;六是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这六个方面也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一)理解我国“三农”问题的若干要点
1、城市与农村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上来看,凡是用城市发展规律来取代农村、农业发展自身规律时,“三农”问题就趋向于恶化。比如,过去搞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大炼钢铁、“四清”、农业学大寨等运动,有许多方面都是沿用了城市和工业发展的模式来解决农村的问题,但实际上效果却很不理想,反而造成了生产力倒退。改革初期,小平同志总结了基层农民的创造,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真正抓准了农业农村发展自身规律,触发了农村生产力的大爆发。
2、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绝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所谓现代农业道路,那种建立在化学农业、能源农业基础上的大农业,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是行不通的。据统计,同样种一公斤蔬菜,肯尼亚人跟英国人的平均碳排放量相差10倍,这是由于后者是能源农业、化学农业,所以两者的碳排放水平完全不一样,而且蔬菜质量也不一样。
3、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许多基层干部对“一体化”的简单理解就是用城市、工业的办法来消灭农业、农村和农民。城乡一体化应该追求城乡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有差异才能互补,有互补才能协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二)先行国家城乡发展的主要模式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决策应该怎么走?从历史经验来看,先行的国家有四种城乡发展的模式。
第一种是城乡相互封闭式发展模式。这是由伯克利大学的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像一个吸血鬼,把农村的人、资源、财物都吸收了,却把污染留下,造成农村的萧条,所以城乡必须要相互隔离。这一理论虽然逻辑性很强,但在实践上从来没有成功过。
第二种城市优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非洲、拉丁美洲有过长期的实践,其理论依据是《华盛顿共识》,即城乡发展模式必须依据金融自由化、资产私有化及政治民主化等,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导致大量失地农民涌向大城市,造成大城市恶性膨胀,越过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之后,长期的衰退就接踵而至了。这一发展模式不仅导致拉美陷阱的出现和非洲经济的发展困境,而且使农村和城市两者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土地私有化使大量的失地农民迁移到城市来,找不到工作,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量的贫民窟。联合国2005年度报告的标题就叫《贫民窟》,报告里面详细调查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民窟状况,城市60%-70%土地被贫民窟占据,导致非常严重的社会动乱、投资环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农产品歉收和严重的饥饿问题。如阿根廷一个农场主所占有的土地甚至超过了所在州政府的行政管辖区,当农民要求耕作原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时,就造成了冲突,死亡人数超过170人。这样的教训非常深刻,因此,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也是行不通的。
第三种是城乡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在美国,机动化和城镇化同时发生,一旦人们拥有了私家车就有了在空间上自由选择居住地点的权利。此时恰逢美国出于冷战需要防原子弹,缩减城市规模,诱导人们住到郊区去,再加上国家补贴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导致城市低密度地蔓延,演变成“车轮上的城镇化”。像美国式的城镇化后果极其严重,我国也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有人曾经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国按照城乡同质化发展模式走,所有的耕地都将变成停车场和道路,这种模式在我国根本行不通。
第四种是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欧盟的一些国家,如法国、亚洲的日本在这些国家游客离开城市一步就能看到田园风光。但在美国西部城乡结合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欧盟国家及日本的农村人口是高度集聚在历史形成的村落之中,并伴随着开阔的原野和田园风光。同时把历史的积淀和带有地理标志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等结合在一起。如法国香槟地区所有生产发泡果酒的人都可以共享香槟酒这个品牌,但必须要保证质量达到要求;同时,香槟地区的农村都是古香古色的(中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成为迷人的旅游胜地。优质农副产品加上特色旅游形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日本的情况类似,日本每年有千分之一的人被农村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所吸引,回到农村定居,其产业结构直接从农业走向服务型经济发展的绿色道路。
总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更不是追求城乡一体化,而是要按照城乡各自的发展规律,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道路。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人---霍华德先生在100多年前曾经说过,城市和农村应该像夫妇一般结合,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结合将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霍华德先生所著《田园城市》就是一本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革命性文献。现在我国基层干部有一些观点,主张用城市的办法改造农村,将农村改造成为城市,用工业的办法改造农业,那样就会导致城乡“同性恋”,根本不可能萌发生态文明。
(三)传统村落的六大功能
1、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作为具有世界上最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传承深厚的传统村落。它们鲜活地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记忆。传统村落承载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以及古代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总之,每一座有传统文化的村庄,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说有的村庄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的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开在空间布局上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是构思巧妙,经历数千年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的愿望。
2、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有效载体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于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去,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我们提倡的循环经济,其实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进行学习,向原始的生态文明汲取经验和知识。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的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独特的传统产品。比如西湖龙井、宣称白莲等成千上万的地方名品,都是我国优秀的农产品的代表,而这些优质的农副产品,都是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国际上通行的地域商标也证明了与传统村落密切结合的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农业载体。法国的城市化前后自然村落数量一直保持在35万个,与这些自然村落密切结合的各种农副产品,都成为了走向世界的名牌,比如著名的香槟酒,就是香槟的主产区家家户户生产的发泡果子酒。比如法国有几千种不同品牌的奶酪,也是与不同的村庄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甚至有一些品牌奶酪直接用着当地村庄的名字。由此可见,要发展我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必须从保护和政治传统村落开始。
3、传统村落是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旅游经济的基础是农家乐的载体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中期必然伴随着旅游潮的兴起。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旅游潮的一半财富是从属于乡村旅游,而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基于传统村落的保护。韩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新农村建设运动,发放了大量水泥、钢筋,持续十多年的大建设,使不少传统村庄改变了面貌。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人认真反思过去对传统村落的大拆大建,丧失了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所以重新开始兴起农村“Amenity”(美化)运动,纠正了过去大拆大建的错误,并及时恢复当地村庄的格局、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统、农副产品、地方民俗节庆活动,把它们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组合在一起,吸引大批游客到韩国农村旅游,使当地农民收入连年增长。
据我国实践,无论是四川还是浙江、福建,凡是坚持保护传统村庄、发展农家乐的农村,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都大大快于其他地区。甚至有的村庄实现农民收入七年连续增长。这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一条完全可以超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阶段,直接以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来引领绿色农副产品的栽培和生产,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随相伴,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农村农业发展新道路。这些新致富道路的开辟,都必须要基于传统村庄,没有传统村庄的保护利用,创新发展道路无从谈起。
4、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村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
所谓社会资本,是除经济资本和自然资本以外,人们对周边环境、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熟悉和了解,以及已经具有的传统技巧和知识的总和。丧失了社会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比丧失自然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后果更加严重。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在我国农村现在最贫困的地方往往是那些水库移民村,或者建重大工程补偿不够,或者补偿足够了但是被迫离乡背井潜入他乡的农民兄弟,因为他们几乎丧失了全部社会资本,尽管政府部门给予了大量经济补偿,但是生活依然十分贫困。他们把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熟知和适应、对周边山水的认知和众多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全部抛弃了,结果重新陷入了贫困。所以有许多补偿足够的移民,现在又回到原驻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重新融入到拥有社会资本的地方去。农村传统的农耕和日常生活,离不开互帮互助互学,传统村落不仅是农民兄弟心理认同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唯一载体,更是众多地方方言、风俗、手工艺品、传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的有效载体。这些载体都可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宝贵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就等于阻碍了广大农民致富的门路。
5、传统村落是5000万散布在世界各地华侨和数千万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敬祖先的民族,与西方将上帝作为唯一的“神”来崇拜完全不一样,我们是把祖先当成神灵来崇拜,历史上的许多神如“三皇五帝”等其实就是普通百姓的祖先,敬神实际上就是崇拜祖先。我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是家宗祠堂,这与西方村落以教堂为核心截然不同。传统村落往往成为连接家族血脉、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寻根问祖的归属地,所谓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就是如此。尽管他们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但是总要回来找寻文化祖宗、血脉来源,甚至有的侨胞在别的国家当了首相,还要回到自己的祖先发源地来了解族群文化的特征和血脉的传承。由此可见,如果丧失了这些传统的村落,等于是瓦解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6、传统村落是国土保全的重要屏障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边境地区的居民点保护和发展极为重视。日本早在1953年就颁布了《离岛振兴法》等法律,将边境线上的居民点进行保护和扶持。2012年,日本又计划对《离岛振兴法》进行修订,鼓励日本民众在离岛上“定居”,防止一些岛屿特别是“可作为专属经济区根据”的离岛沦为无人岛,同时采取措施提振离岛经济发展。日本千方百计保持离岛的现有人口,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到离岛定居,是因为离岛上的定居点在国土保全和领土争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国境线漫长,但不论是陆地边界,还是海洋边界,都与周边国家存在一些争议,国土安全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国际上在领土争端的解决实践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即争议领土范围内如果有某国的国民长期居住生活,则可以作为领土属权的重要判别依据。我国曾经因珍宝岛领土争议与前苏联爆发过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如果当时珍宝岛上有我国居民定居的村落,领土争议则不辨自明,边境冲突也就可以避免。
但是,我国一些边境省份在城镇化进程中却忽视了传统村落在国土保全中的特殊作用,片面追求城镇化水平,对散落在边境线上的村落不愿投入,不切实际地寄望于通过整体搬迁的方式来使这些村落的居民快速脱贫。例如,有的沿海省早期提出“小岛迁大岛建”的错误主张,将小岛上的居民搬迁到大岛甚至是陆地上,使得一些原来长期有人居住的岛屿变成了无人岛。这种做法无异于在领土和领海争端中“自废武功”。
因此,从历史的教训和国际经验来看,传统村落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对国土保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当前农村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规划建设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问题之一: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现在有一种片面城镇化的做法很有诱惑力,如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将农村重新进行“归大堆”式规划,把村庄村落简单合并,将农民全赶上楼,以为可以节约出很多耕地来。但是,调查发现,农民虽然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农民上楼但生产生活资料上不了楼。农民种地是一种循环经济,必须就近。农民养的猪某种意义上是农民的垃圾桶、肥料发生器和储蓄罐。如果一味赶农民上楼,不仅造成农业循环链断裂,而且还忽视了庭院经济的收益。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并不是成功的模式。
问题之二:盲目对农民进行改造,忽视了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农民盖房子实际上类似搭积木的过程,第一年先搭一个平房,第二年有钱了加建一层,第三年两边再延伸出去。盲目对农民进行改造,不仅与“搭积木”不匹配还忽视了传统民居的“个性”,比如岭南派民居的个性非常独特,非常漂亮,在改造过程中一旦被破坏,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就永远消失了。我国的城镇化伴随着旅游的全民化,而且我国的旅游业是最大的财富分配机会之一,每年游客约有20亿人次,年均增长约30%。按照发到国家的经验,这个蛋糕的1/3将被“乡村旅游”分享。如果这些历史遗产都消失了,就失去了农村农民分享这些财富的新机会。
问题之三:盲目的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这种做法在我国北方比较普遍。比如村里面的路还是土的,而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这是因为基本农田改造有标准、有补贴,使得水泥路铺到农田里去了。村民的饮水还很困难,但是玉米地里却有了自来水管,因为要推广喷灌技术。村里的小学校舍属于危房,但是活动室却一个埃一个盖起来了。我在调查中发现,一个200户农户的村庄竟建有16个活动室,问农民有没有去过这些活动室,农民回答只去过其中的合作医疗活动室,不知道其他的活动室是做什么用的。农村的公共活动场所,古代是祠堂,在西方是教堂,现代实际上是村小学。因此,农村公共活动中心围绕村小学和合作医疗活动室并略微扩展就可以完成了,再搞那么多个单独的活动室确实是浪费的做法。
问题之四:忽视了小城镇建设。朱镕基总理针对城镇建设状况曾经说过,“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在国外生活条件最好的、风景最优美的、多次被列为全球最佳居住环境的地方,一般都是小镇,而我国恰恰相反,农村集镇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原因在于镇建设缺乏两个抓手:一是土地出让金没法产生,产生了也要上交到城市里来,结果造成城市与集镇公共投资严重不公平;二是小城镇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国外的小城镇没有公务员制,所谓小城市市长都是兼任制的,许多市长是由退休的公务员担任。小城市一般都设有城市委员会,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兼职的,市长轮流来当,每月市长补贴200美元交通费。城市委员会每年开几次会决定一些重要事项,如聘请城市经营者。城市经营者把自来水、污水处理、街道清洁、绿化等通过市场化,像小区物业管理一样进行运营。地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税,即通过财产税的征收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及欧盟的5万人口以下小城市都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这些城市用于公务员的工资基本上为零,使得宝贵的财政资金基本能够全用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正常维护上。如果没有这么一种体制,这些小城市就很难与大中城市竞争。我国在这些问题上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地方财政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城乡空间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基于城市和乡村本身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从生产角度来讲,农村农业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即便是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也就是北欧的水平,农村农业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而城市工业是以企业为主,讲究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只有充分专业化分工才能快速积累知识,形成技术创新和集聚经济。从消费角度来讲,农村农业是低成本循环式,没有任何资源在传统农业中间被浪费或成为垃圾,所以人类的农耕文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了几万年,但是工业文明仅仅300年就把地球上的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农耕文明能够长期延续,正因为其本质上是循环的,而城市和工业是高消耗直线式的,有很强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没有降解者,无法形成循环经济。从公共品提供角度来讲,农村农业以自助合作为主,如古代微商在外经商赚钱回到家乡捐助修桥铺路,为地方乡亲做点事,所以农村的公共品如修桥铺路通过捐助或老百姓集资来实现,是一种合作的机制,而城市的公共品服务是由政府包办的。从景观特征来讲,农村农业是自然的、宽旷的、情趣的、传统的,但城市工业是文化的、现代的、娱乐的、多样的和动态变化的。从空间关系来讲,农村农业是生产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和生态的空间三者合一,只有这种合一才是有效率的。农村社会生产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这种“三合一”的空间结构是有效率的存在。而城市是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的分区和空间的分离。以上是一些本质上的城乡差别,城乡协调发展就要承认和利用这些差别的存在。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遵循符合生态文明观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原则。
原则之一: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的周边区域。乡村规划应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地理形态、生物多样性和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原则之二:乡村生活与生产在土地与空间适用上的混合性是一种有效率的存在。应该尊重并加以“拾遗补缺”式的优化,而不能按城市“规整”的模式将它们推倒重来。
原则之三:保持乡村生态循环。乡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环境的健康。维持干净的水、土壤、生态良好的生态系统将成为脱贫致富之后农民的第一需求。村庄周边的区域对农民的资源供应能力和废物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乡村规划也应注重“生态承载力”
原则之四:农民的心理健康,如对社区的认同感、友好感和安全感,建立在他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场景之上,村庄的规划建设要尽可能地向历史学习。尊重与保护村庄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特征及其自然特征的混合布局,不仅应成为村庄整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更是吸引游客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主要资源。如国际上成功的灾后重建重要标志,就是重建后的居民点景色与震前的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给人们减少心理上的创伤。再如安徽宏村,按照有些人的观点,原来那些破烂的旧房子都应该拆掉,但通过当时建设部专家的帮助,宏村被保护好并申报成为世界遗产,现在这个村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几千万,5当地老百姓的平均收入翻了几十倍,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汶川灾后重建之所以非常强调本土建筑特色,就是要传承当地的乡土文化来发展“农家乐”富裕农民。
原则之五:坚持适用技术推广。乡村生态的循环链、乡村生活与生产混合等特点必须加以完整细致的保护。尽可能应用小规模、微动力与原有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如太阳能、小型污水处理、沼气池这些小型化、分散化的设施就非常适用。要强化农村生态循环的链条,如果把城市那一套搬到农村就破坏了这种生态循环。
过去有过许多教训,如陕西窑洞是最节能的乡土建筑之一,一些地方干部为了追求“新农村面貌”,把农民从窑洞里面赶出来,迫使他们住到楼房里面去,农民原来在窑洞里生活时冬季取暖消耗的煤很少,住到楼房去后却要消耗大量的煤,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原来的窑洞却被旅游部门收购,改建成宾馆租给来旅游的人住。
原则之六:尊重自然。村庄的“建成区”往往叠加在比它大几十倍的农田之中,农业和生态用地的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湿地、水源地、生态用地的保护)应成为乡村规划管制的重点,采取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乡村自然美景、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斑块都是最珍贵的城市和农村共享的大自然财富。
原则之七:强化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城关镇规划必须注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对全县经济、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统领作用,其性质职能、机构设置和发展前景都与其他镇不同,被称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进一步发挥县城关镇总体规划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构建合理的产业和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作用。
原则之八: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小城镇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地方通过制定小城镇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布局,为依托农业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服务,实现了小城镇的差异化发展。小城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链,培育和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镇一品”、“一镇一业”格局,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农房整治要按照农村既有的格局来进行整治。如浙江安吉,政府通过以奖代拨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进行整治,农民的房子式样各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这样优美的乡村环境促进了“农家乐”的发展,农民当年的收入就翻了一番,第二年又接着翻了一番。但是,有的地方搞“兵营式”农房整治,结果把农村农家乐的基础都破坏了,没有任何城里人愿意到这样的地方去体验“农家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目前正在推行绿色小城镇计划,初步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立200-500个绿色小城镇。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促进我国城镇体系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绿色小城镇要求达到六个标准:一本经科学编制的总体规划及管理机构;一套较为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安全供水、道路、绿化市政设施;一套“三网合一”的先进通讯电视网络;一套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小电站相融合的新能源供应体系;一个“无假货”超市,并逐步实现全国城乡联网;一项因地制宜的乡土绿色建筑实施办法。如果达到了这六条标准,国家将给予财政补助。
文章来源:方塘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