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转型的内涵与推动因素
随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这种以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实现全面转型。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加快转型的新阶段。下面着重探讨城市转型的内涵与推动因素。
4.1城市转型的含义
关于城市转型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具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经济转型的观点。早期的研究大多从转型经济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经济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转型通常被理解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危机转型的观点。目前,国内有不少文献把城市转型等同于资源型城市转型,以为只有资源型城市才存在转型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把城市转型狭义理解为问题城市面临困境时的危机转型,忽视了城市转型存在的普遍性。三是特殊领域转型的观点。即把城市转型看成是城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转型。如有的学者认为,城市转型就是“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再由外向型转变为国际型”(李国平,1996);有的学者认为,城市转型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朱铁臻,2006);还有的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侯百镇,2005;李彦军,2009b;孙耀州,2010),或者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结构性转变(郑国、秦波,2009);也有学者把城市转型看成是城市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线性增长转变为精明增长(易华等,2006)。
事实上,城市转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决不能以偏概全。所谓城市转型,就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从转型发生的领域看,一般可把城市转型分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三种。其中,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也就是城市产业演进发生重大的变革;城市社会转型则包括人口转型、文化转型、科技转型、教育转型等诸多方面。从转型所涉及的内容看,则可把城市转型分为城市发展转型、城市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转型三种类型。其中,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和关键,而城市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则是为保障城市发展转型服务的。表6列出了这两种类型划分之间的关系。
表6 城市转型的类型划分
按领域\按内容 |
经济转型 |
社会转型 |
生态转型 |
发展转型 |
经济发展转型 |
社会发展转型 |
生态发展转型 |
制度转型 |
经济制度转型 |
社会制度转型 |
生态制度转型 |
空间转型 |
经济空间转型 |
社会空间转型 |
生态空间转型 |
过去,在转型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制度转型理解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是针对国家层面而言的。就城市而言,其制度转型通常发生在国家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体制转轨对任何城市都是相同的,只是这种转轨有快有慢而已。因此,城市制度转型主要是指城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发生重大的转变。从这一点来讲,可把城市管理转型和治理转型看成是城市制度转型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转型则是指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如大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
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转型是指城市发展模式和道路发生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伴随着这种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大转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模式以及支持政策体系都会发生重大变革,其管理体制和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城市转型中,城市发展转型是核心和关键,它决定了城市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也就是说,城市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要适应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而不能本末倒置。比如,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向什么方向转型和如何转型,必须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相适应,要为推动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强力支撑,而不能仅仅从空间的角度来谈空间转型。空间转型要为发展转型服务。
在一般情况下,城市转型可能仅仅发生在经济、社会或者生态的某一领域,甚至是某一领域的某些方面,如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和空间结构方面。这些单一的城市转型有可能随时会发生。然而,当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的变化,则有可能会出现城市全面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以及城市发展、制度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这种重大的变革往往是由制度或者发展模式的根本改变引起的。它既是城市的大转型,也是一种全方位的全面转型,而不仅仅是城市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的转型。
4.2推动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
城市转型是一个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永恒课题。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一方面城市转型的速度在加快,另一方面城市转型将呈现全面转型的特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城市由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新型的科学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场深刻的城市大转型,即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所以会出现这种加速全面转型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推动因素。
一是城市发展理念正在发生大转变。针对过去的粗放发展模式,早在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核心理念。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各个城市的深入贯彻实践,城市的发展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种观念的大变革将引领未来中国城市的大转型,推动城市由粗放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近年来,全国各地方兴未艾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创新城市、创意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实践就是这方面的明证。
二是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中国一些大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接近或者超过1万美元,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2009年,深圳市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美元,广州超过1.2万美元,无锡、佛山、苏州、上海超过1.1万美元,宁波、珠海、北京超过1万美元,厦门、青岛、杭州、天津、中山超过9 000美元,常州、东莞、沈阳、南京等超过8 000美元。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5 558美元,2008年则达到6 628美元(未包括拉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超过了5 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呈倒“U”型关系,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达到5 000美元和1万美元是两个重要的转折点(魏后凯,2005)。当人均收入在5 000美元以下时,工业化将加快推进,工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将趋于提高;当人均收入处于5 000~10 000美元时,工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大体保持稳定,工业化的重心是质量提升;当人均收入超过10 000美元,工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趋于下降,即由工业化走向逆工业化或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城市经济向高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今后着重是提高工业化的质量;而对超过1万美元的大城市而言,今后将重点向高端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型。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政府也有能力花更多精力来解决城市民生、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而不单纯是追求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
三是城市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日益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紧约束。在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特征,加剧了资源供应和环境的紧张状况,并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弊端,这是不可持续的。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高达2.01亿吨,占国内油品消费量的近52%;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6.28亿吨,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达63.9%。这些进口资源绝大部分是由城市地区消耗的。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淡水资源承载力不足已经十分普遍。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面对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攀升,中国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日益面临着全面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的终结,一些沿海城市和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相对衰退和竞争力下降的迹象(魏后凯,2009a、2009b)。因此,从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看,加快城市的全面转型势在必行。
四是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各国正在开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管理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制度创新的快速推进,将为中国城市由以资源和投资为特征的投入驱动,向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为主体的创新驱动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低碳消费理念正深入人心,日益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同。而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更加重视城市的宜居性,需要创造更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5 关于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
如前所述,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这里所讲的全面转型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大转型,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二是以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转型,并围绕城市发展转型推进城市制度和空间转型。因此,要推进中国城市的全面转型,核心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进步、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道路。为适应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转型,加快推进城市产业转型是关键环节,与此相对应,城市管理制度和空间结构也应进行大变革。
5.1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
城市发展转型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以及价值观念、发展战略和政策手段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转型。加快推进城市发展的大转型,核心是实现城市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科学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转型重在实现六个转变,即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型;发展重心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品质提升、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转型;产业结构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城乡关系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转型;动力来源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空间结构从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型。通过这六个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以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不协调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加快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具体地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走集约发展之路。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节约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机制体制,大力推广城市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技术,提倡节能节地型建筑,培育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地区协同集聚,加快构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和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城市、低碳城市和紧凑城市建设,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内涵式集约发展的道路。
二是走创新发展之路。全面推进城市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加快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更加注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育自主品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培育自主品牌结合起来,以自主品牌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品牌,培育建设一批创新城市、创意城市和智慧城市,促使城市逐步走上以创新求发展的轨道。
三是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一体化,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镇村关系,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四是走和谐发展之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城市民生,积极推进城市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和边缘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城镇安全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着力解决贫困和低收入群体面临的“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入学难”问题,切实化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城市素质和品位,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五是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加快实施城市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低碳城市和“阳光城市”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努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引导公众科学和绿色消费,构建环境友好的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社区、生态港口、生态城镇和生态产业体系,走经济高效、能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
六是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突出城市的特色,特别是城市文化、建筑风格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色,把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真正体现在城市规划、景观和建筑设计、城市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灵魂,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千城一面”、缺乏特色的局面,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5.2实行差别化的城市产业转型战略
加快城市产业转型是推进城市全面转型的关键环节。一般地讲,城市产业转型具有双重涵义:一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发生重大更替,最突出的是城市产业的多元化趋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另一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城市产业逐步向高级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新时期,中国城市产业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加快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不断减少资源消耗和三废排放,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发展成果的特色新型产业体系。当前,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产业升级和高端化的浪潮,各地城市不管有无条件都提出发展高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事实上,由于发展阶段和特点的不同,并非所有城市都具有高端化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条件。总体上看,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由于其发展条件和特点的不同,应该实行差异化的产业转型战略,以便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构筑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动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建立面向大都市圈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圈已经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魏后凯,2007)。在这些大都市圈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以及营销、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技术服务等环节,由此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大都市郊区(工业园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结构;周边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专门发展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由此形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棒型”结构。这种面向大都市圈的一体化新型产业分工,通过产业链重组和资源整合,可以提升大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避免和化解都市圈内城市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形成产业链群体竞争的格局。
二是推动大城市的高端化和服务化。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而言,今后应着力加大城市产业升级的力度,加快向高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高端化的核心是产业高端化。所谓产业高端化,就是依托大城市的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包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效益的高端行业和产业高端环节。要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依靠高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互动,切实推动其产业高端化的进程。所谓服务化,就是要依托中心城区,强化城市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包括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时尚产业等,提高大城市服务业档次和水平。
三是强化中小城市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言,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城镇和产业特色,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走“专精特深”的特色专业化道路,逐步在全国培育一批“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由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各异、特色突出、合理分工、错位竞争的新型发展格局。特别是,要鼓励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向专业镇方向发展,广东专业镇和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5.3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空间秩序
城市空间转型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规范有序、高效畅通、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秩序。这种城市空间秩序,既是反映城市形象、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层面,也是体现城市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标志。过去,有的学者把城市空间转型简单理解为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事实上,城市空间转型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只是城市空间转型的表征之一。因此,加快推动城市空间转型,关键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空间新秩序,而不单纯是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形态转变。
一是实行多元化空间转型战略。各个城市由于其发展阶段和特点的不同,其空间结构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一些大城市而言,为避免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在市中心区带来的种种弊端,将需要实行适度分散化战略,如有的需要向多中心网络城市转型,有的需要向组团式结构转型,还有的则需要向都市化或大都市区转型。但这种分散化的空间转型战略,并非适合于所有城市。对许多中小城市而言,为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则应采取集中化的战略,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所以,推动城市空间转型并非像某些学者所讲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或者向大都市区转型那样简单。
二是推动向空间一体化转型。城市是一个由不同要素、产业和功能区复合而成的有机体。这些要素、产业和功能区之间是具有有机联系的。然而,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城乡之间、功能区之间以及各产业之间往往是相互割裂的。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由于片面强调功能区的专业化,建成了许多规模庞大、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和住宅区,有的工业区规划面积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由此造成了严重的职住不平衡,既加剧了交通拥挤,增加了通勤成本,也给职工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为此,需要按照城市有机体的思想,统筹城乡和产业发展,整合各功能区资源,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功能区内职住平衡,避免和减少大规模通勤,推动城市向空间一体化转型。
三是科学规范空间开发秩序。要加强城市空间管治,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紧凑、集约、高效、生态型的宜居城市,逐步实现从空间无序开发向有序高效开发的转变。一方面,要设立生态空间的“底线”。从适宜人居创业的角度看,城市不仅需要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空间,更需要良好的居住、生态和休闲空间。因此,在城市和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需要科学地设置生态空间的底线,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空间的最低比重。另一方面,要设置开发强度的“天花板”。要强化城市空间管治,就必须制定严格的约束性指标,设置开发强度的最高限度即“天花板”,以防止城市地区过度开发、“满开发”和乱开发(魏后凯,2009c)。特别是,在城市群地区,要防止甚至禁止相邻城市的建成区相互连成一片,避免形成缺乏生态和休闲空间的“水泥森林”。
四是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比例。目前,中国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大,价格明显偏低,利用效率低下。事实上,过去中国一些城市是以牺牲居住和生态用地为代价来高速推进工业化的,显然这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按照生活、生态、生产的优先次序,合理确定城市用地结构和比例,调控城市用地价格,并设置各类城市工业用地比重的最高限度。要逐步增加城市居住和生态用地的比例,严格执行城市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不断提高工业用地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中国城市实现全面转型,关键是推进城市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即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为此,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全面转型战略,选择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转型路径,协力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转型。同时,根据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积极推动城市制度和空间转型,为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全面转型的内涵十分丰富,但限于篇幅,本文只是初步探讨了城市全面转型的概念、内涵和推动因素,以及推进城市全面转型的战略思考,有关城市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和制度转型的详细讨论,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 J. 2005.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 Hsing, Y. 2009.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China. Oxford Press.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09.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9. OECD/IEA.
[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08. Word Energy Outlook 2008. IEA.
[5] UNDP 2009.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New York.
[6]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SA) 2009.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Brussels.
[7] BP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2009),2009年。
[8] 蔡翼飞:“中国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陈建华:“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社会科学》, 2009年第9期。
[10] 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年。
[11] 崔曙平:“城市发展转型与城市经营应对”,《江苏商论》,2008年第6期。
[12] 洪兴建:“基于分组数据的样本基尼系数范围估计”,《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
[13] 侯百镇:“转型与城市发展”,《规划师》,2005年第2期。
[14] 李国平:“城市转型:内向—外向—国际”,《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
[15]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6] 李学鑫、田广增、苗长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城市发展研究》,2010 年第4期。
[17] 李彦军:“中国城市转型的理论框架与支撑体系研究”(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a年。
[18] 李彦军:“产业长波、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转型”,《发展研究》,2009b年第11期。
[19] 连玉明:“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中国审计》,2003年第2期。
[20] 潘伟志:“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初探”,《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
[21] 裴长洪、李程骅:“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南京社会科学》,2010 年第1期。
[22] 孙耀州:“工业城市转型的动因和路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4期。
[23] 王敏、马树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4] 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4期。
[25]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26] 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a年第4期。
[27] 魏后凯:“沿海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出路”,《中国发展观察》,2009b年第7期。
[28] 魏后凯:“新时期我国国土开发的新方略”,《绿叶》,2009c年第10期。
[29]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2期。
[30] 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 吴月静:“关于南京城市转型与规划创新的思考”,《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12期。
[32] 杨伟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33] 易华、诸大建、刘东华:“城市转型:从线性增长到精明增长”,《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7期。
[34] 郑国、秦波:“论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转型——以深圳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
[35] 朱铁臻:“城市转型与创新”,《城市》,2006年第6期。
文章来源:《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