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大城市群撑起中国经济“腰板”
2010年,中部崛起正当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自2009年9月正式获批,并随后印发至中部六省以来,中部地区的“崛起”热情就从未消退。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政策持续给力,中部崛起“开局年”形势良好。
六大城市群定调
城市,作为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中心,有着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和功能拓展的重要作用;城市群更是以上功能的高效汇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已形成“六省六群”的格局,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 然而,诸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资源要素整合有限、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等困扰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突出问题,也着实让中部六省的决策者们忧心。 按照中央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求,未来六大城市群将扛起辐射带动整个中部地区高速发展的大旗,自《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中部六省加快步伐,赶在“十一五”收官之际敲定各自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国家力推中部城市群发展,借以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崛起的做法,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认为,已形成的中部六大城市群是中部人口产业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增长潜力最为巨大的地区,未来通过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合作以及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利,将逐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六省发展练“内功”
2010年,中部六省在谋划“中部崛起”开局的过程中,实现了全区域经济发展增幅超过东部沿海地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实现GDP总量共计60231.7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2.4%。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人口的中部,依托中部崛起契机,也逐渐承担了撑起中国经济“腰板”的重任。 中部区域的六省各自也在深练“内功”。 去年获批的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安徽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历经一年的全速发展,让赣皖两省走上了全速发展的轨道。 定位为“生态经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年高新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区域内实现新产品产值占全省超过九成,上半年,经济区实现经济总产值已占全省接近60%,其中增加值更是超过六成。 在安徽,2010年,1—11月全省吸纳逾30亿美元的外资中,近八成流向了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发展重点的皖江城市带。 2010年12月,作为正式获批的第九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在未来展开全省域、全方位的资源型经济转型。 此外,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湖北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在创造全省半数GDP的基础上,今后继续保持高速提升态势。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对本报记者说,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是中部六省的共同使命,各省的发展与中部崛起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省提速发展可推动中部整体发展,中部的整体发展又将为各省带来发展机遇和动力。” 麻智辉强调,城市群的全面发展将是中部崛起从目标走向实际的最好证明。
未来五年中部六省主攻城市群
“十二五”期间,中部六省将迎来“五年大发展”的重要任务。 据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对中部六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比较得出结论,“十二五”时期,中部竞争,将是各省城市群的竞争。 翻开各省“十二五”规划蓝图,不难发现,各省都将城市群发展摆在了显著位置:安徽明确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江西依旧布局鄱阳湖产业及城市群共同发展;山西将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布局,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河南则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湖北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湖南加速构建以长株潭为核心、环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市州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可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十二五”期间,六大城市群想要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全省发展,继而形成中部合力,必须尽快突破行政体制限制、加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杜绝工业污染、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王可侠认为,六大城市群需要通过有序规划、产业高起点发展及合理扩张,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要在体制改革、政策引导、对政策执行的监管上下功夫。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