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科发展 | 研究成果 | 学术会议 | 招生考试 | 站务管理 | 交流研讨 | 
您现在的位置: 区域经济研究网 >> 最新动态 >> 学者观点 >> 正文
专 题 列 表
相 关 文 章
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高…
李琳:“一核两副三带四…
国土空间布局的三种路径…
宁吉喆:以经济发展新成…
刘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
阮青:六方面打造长三角…
姜冬冬:下一个五年 区域…
高燕:奋力谱写新时代区…
徐天舒:只是工业总量超…
最 新 热 门
更多
最 新 推 荐
更多
入世十年 “中国式问题”仍待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38 更新时间:2011-6-8 16:53:19

入世十年中国式问题仍待解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个年头,在10年里,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据WTO统计,到2009年,中国占世界贸易比重已经达到9%,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在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仅为4.3%,居世界第六位。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012010年年间中国贸易量年均增长21.64%,到2010年,中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达到10.35%,进口额占全球进口额的比重达到9.07%。制造业规模增长了5倍,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也由2001年初的12家发展为2010年的54家。

商务部主事WTO工作的一位官员在宁波举行的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上演讲时说,中国入世,使得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有了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参考标准,有了维护自主利益的对话平台,有了发展国际贸易的保障体系。

但是,伴随着成绩的同时,也有待解的中国式问题。在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期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官员和学者表示,中国当前在国际市场上所纠结的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经济地位在华外资企业是不是中国企业等,完全用不着花太多的精力去讨论。现在需要关注的是,高消耗、低收益,顺差过大,成本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亟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出口方式

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国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他认为,入世以来,中国外贸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方式未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姚景源说,中国外贸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初级产品,其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一方面导致出口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资源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对经济发展后劲的削弱。显然,这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也存在问题。加入WTO后,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张过多地依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结构档次较低,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当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不高。而且国内采购率又低,与国内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

他指出,中国出口什么国际上就跌价,中国进口什么国际上就涨价,其原因是,中国在资源和能源产品领域对国际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不断攀升,从而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贸易顺差过大,还导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入世10年,中国进口累计增长达到473%,出口增长更快,达到492%。由于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累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断加大。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产生大量顺差

据2000年的出口数据,当年中国的出口总值是2492亿美元,到了2008年,出口总值达到14285.5亿美元,增长了473.2%。进出口差额一直保持顺差状态,2000年国际贸易顺差是241.1亿美元,之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了2008年,国际贸易顺差的幅度达到2954.6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2713.5亿美元,8年间顺差的幅度增加了12倍多。即便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最为困难的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即使中国进出口均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同期出口基数一直大于进口,从绝对数指标看,仍然保持着顺差。   

中国长期高顺差的原因何在?日本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亚太经济评论》主编李克认为,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以下游制造业部门为主,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中国产生大量的顺差。同时,巨额顺差可能和中国长期奉行的世界工厂战略有很大关系。

人民币汇率也是导致中国长期巨额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在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改革,但李克认为,相对而言,调整的速度还是较为滞后。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说,近两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有所减少,2011一季度还出现了逆差,可以说从今年14月份进出口贸易额也能看出全年的贸易趋势。

我们估计全年贸易顺差会从2009年的近2000亿美元,下降到1000亿美元,也有可能会在500亿美元左右。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到了目前发展阶段,贸易顺差的下降是好事。”  魏建国说。

人民币升值下进口产品价格不跌反涨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桑百川分析说,在中国启动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对美元的升值明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资产价格重新估价,资产价格必然上涨。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

虽然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理论上进口产品价格可以下降,但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规模扩大,进口依存度高,已经超过30%,中国成为许多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出口商会利用中国进口扩大的机会和寡头垄断地位提高价格,导致人民币升值下进口产品价格不跌反涨。

高成本时代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资源价格压力和环保压力。桑百川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对能源、原材料、矿产品、水资源等的需求越来越多,资源压力日益凸显,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并且由于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下游的加工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也出现上涨趋势。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代,不仅资源类产品需求扩大推动其价格上涨,而且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企业的环保投入增大,成本上升。

另外,工资水平的上升,也成为高成本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有收入分配改革的因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而低收入人群又集中在农村,农村流出的劳动力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其收入总体水平提高,就需要企业增加工资,否则,企业很难雇佣到适合其用工需求的劳动者。

进一步推进开放  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

当前,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国内政策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国际经济产生影响,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经济政策变动。

前述商务部官员说,中国的经济体制要与国际经济相对接,政府各部门出台政策要与WTO的规则保持一致,在产业政策方面,要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不能对特定产品提供补贴,要花力气促进科研和自主创新的发展,同时,中国政府和产业界要积极介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产品标准的制订,为中国赢得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认为中国其实还不够开放,开放潜力还很大。他指出,中国开放度不够,跟中国经济体的规模有很大关系。尽管这10年中国开放也在推进,但是与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相比,目前中国的开放还比较滞后。

在分析了热钱流入、美元贬值、成本上升等风险后,桑百川建议,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严密监控热钱流入,并考虑流入情况,及时回笼资金。要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要避免人民币单向大幅度升值。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推动进口便利化,扩大进口规模,提高资源类产品、高技术产品进口比重,对冲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出口退税政策上,要保持政策稳定,不要再以下调出口退税税率等方式打击出口。同时,也要开拓新兴市场,分散减弱市场风险。

桑百川还建议,把推动沿海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移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对内地的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支持力度,大力促进内地承接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内移。这样,既可以为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后腾出产业升级空间,又可以避免沿海外商投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推动内地的工业化进程。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录入:rongyizhong    责任编辑:rongyizhong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区域经济研究网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00187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