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要把建设经济区作为重要平台,发展飞地经济作为重要路径,加快产业转移作为重要内容,促进一体化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作为重要举措,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日前表示,推进区域合作是新形势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他强调,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必须不断开拓视野,转变思路和创新模式,把建设经济区作为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重要路径,把加快产业转移作为重要内容,把促进一体化作为重要手段,把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作为重要举措。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协办的全国区域合作论坛日前在湖北武汉举行。范恒山是在发表主题演讲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当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区域合作的内涵和特点也在与时俱进。因此,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工作,必须突破束缚、更新理念、创新思维,以更宽广视野、更开放思路、更灵活方式来谋划推动,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范恒山说,选择一些地理区位适宜、内在经济联系紧密、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处于同一阶段、经济互补性强的地区,规划和建设经济区,是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平台。他说,经济区建设往往担负着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和推进重大改革开放任务的重任,享有一定的先行先试权力,具有试验示范的性质,承载着“新”的定位、功能和使命。国家从宏观层面来谋划经济区建设,各地方共同合作来参与推动,有利于扎实稳妥地推进,不断探索积累新经验,也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总之,只有推进经济区建设,才能真正打破垄断,更好地突出各地特色,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并能确保组织经济活动中进退自如。 范恒山表示,要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设立各类合作试验区、示范区。针对东、中、西部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及沿海、内陆和沿边各地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特点,选择部分地区设立海洋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边境和跨境经济区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开展有关区域合作工作的试点示范,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他说,对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国际门户和东北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鼓励其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继续发挥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作用,强化经济区和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功能。对内陆地区,要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开发开放,将其打造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着力打造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设好两江新区,推动设立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开放平台,积极推动武汉、重庆等沿长江经济带开放合作。对沿边地区,要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建设,在边境沿线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好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构建沿边经济带和经济走廊。 谈及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推进区域合作重要路径时,范恒山说,受现有行政区域的限制,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发达地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和资源已接近极限。发展“飞地经济”就是为破解这一难题,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在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规划、建设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进行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以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范恒山说,发展“飞地经济”已成为地区间加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路径。国际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合作实践。国际方面,新加坡与我国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国内方面,港澳与内地合作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珠海横琴岛,毗邻澳门,面积是澳门的3倍左右,将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更紧密合作的示范区。国家批准设立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占地约15平方公里,将为深港更紧密合作提供平台。内地省区之间也把“飞地经济”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助推器而加以大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河北省在曹妃甸为内蒙古分期提供50平方公里土地,支持内蒙古设立物流基地和临港工业园区,由内蒙古投资建设煤炭、化工等产品出海码头和物流中心,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项目。江苏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也正在探索不同省市共同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他指出,下一步,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地处东部的国家优化开发区域,可以学习和借鉴现有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加强与中西部其他地区合作,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一方面,解决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益减弱给进一步发展带来的阻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赢得新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范恒山强调,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着力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制定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规划或操作方案。要明确产业转移与承接的重点领域、适宜地区和操作路径,确保产业转移与承接有序、高效并形成共赢。同时,推动形成务实、有效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机制和途径。协调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和操作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立体网络。积极推行资源换产业、市场换产业和企业联合重组转移承接产业等多种有效形式,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的。 谈及把促进一体化作为推进区域合作重要手段时,范恒山说,当前既要在区域共享的基础设施和区域统一市场建设等“线”上为推进区域一体化打好基础,又要选好重点区域,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在“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说,要着力推动重点地区一体化,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等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郑汴、西咸、长株潭、长吉等省内重点地区一体化,鼓励和指导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合作试验,支持有关地方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 谈到把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作为推进区域合作重要举措时,范恒山强调,今后一段时期,要切实做好发达地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重点推进对新疆、西藏、青海省藏区的对口支援工作。要强化规划指导,编制和实施好对口支援的相关规划,推动把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作为支援方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要做好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协调平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支援方式,努力形成经济支援、干部支援、科技支援、人才支援、教育支援等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范恒山特别强调,当前推进区域合作必须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着力打破现有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探索利益共享机制,着力打造区域合作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区域合作。他说,要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改革,为促进区域内商品要素自由流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他提出,在财税方面,要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弥补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收支缺口,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全面改革资源税,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在投融资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导向机制,鼓励推进跨行政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支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在价格方面,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水价、电价改革,完成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价格成本中包括开发成本、补偿成本及环境治理成本,使资源性产品价格逐步调整到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