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保税区转板为自由贸易园区,最早可能在今年年中获批。
上海市商务委办公室主任邓福胜4月18日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将明确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相关细则仍有待国务院的最终批复。
据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透露,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上海方面细化方案并重启上报程序,或将于6月份完成上报工作。他在3月29日参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与政府、企业界人士的座谈。
3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进行就任后首次基层考察,期间,李克强鼓励、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来扩大开放,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
上海市政府方面今年以来也对建成自由贸易园区一改以往低调态度,多次释放积极信号。上海“两会”期间,试点建立自由贸易园区被正式列为今年上海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4月15日,上海市政府二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强调,试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
开放重点
上海综合保税区包括洋山保税港区、 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三大部分,占地面积共28平方公里。
其中,洋山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为主;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发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仓储分拨等服务贸易功能;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则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发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
2012年,上海综合保税区贸易额预估在1000亿美元之上,高居中国内地第一。综保区已注册企业总部近200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达20个,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亚太区分拨中心放在了上海综保区。
“从目前进展看,这28平方公里就是未来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框架。”上海综保区管委会一位处长表示,根据2012年12月30日下发的《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自由贸易园区的载体即为上海综合保税区。
曾经在上海综保区任职,如今已调往浦东新区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使贸易更加开放化和便利化,所涉及的改革条款将包括外汇管理、税收政策和海关监管等多个方面。
如果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方案获批,上海综合保税区将有望把“在岸与离岸”、“物流与结算”、“外贸与内贸”逐一统筹起来,加快通关速度以及节约贸易成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李泊溪指出,从本质上看,我国的特殊监管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
两者对贸易开放度的直观不同在于,自贸区是从保税区框架下的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其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开放度较保税区更有优势,此外,两者的政策开放程度不同,自由贸易园区要求外汇政策率先开放,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
“要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并非易事,”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在近日举行的浦东贸易便利化推进大会上表示,“下一步的关键是要有富有建设性的方案,和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包括哪些内容、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
在过去数年间,上海综合保税区一直希望在外汇、税收和海关三方面寻求政策突破,同时,也在监管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如在放宽外汇管理、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构筑进口贸易基地等便利化环境方面有所尝试,而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如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保税仓单押融等也逐步实现“单项突破”,着力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
改革红利
上海试点自贸区,实际上是中央释放改革红利的一枚重要落子。
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与政府、企业界人士座谈。王新奎说,李克强特别针对上海试点自贸区表达了意见。
“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经济全球化大调整目前看来是绕不过去的,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第二,唯有用开放来倒逼改革,改革中存在巨大的发展红利;第三,这一轮开放不是单纯地招商引资,而是改革投资体制,要找一个地区来先行先试,这个地区应该是有条件、能试得好、不会闯祸、有经验并且有影响力的地方。”王新奎认为,对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沿海地区的突破关键,中央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王新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的沿海地区必须更靠近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分工,上海试点自由贸易园区从很大程度上就是促进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此推动企业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突破创新,实现转型。
事实上,目前在上海政府层面,试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上升至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
4月15日,上海市政府二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表示,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突破口,以服务贸易和总部经济为抓手,形成以开放促改革的倒逼机制,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
毋庸置疑,自由贸易园区一旦在上海试点,将极大撬动这一区域的发展。
姜樑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三方面的功能都会有所提升,从而形成浦东乃至上海在这个区域里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园区一旦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王新奎认为,自由贸易园区如果获批,将使上海突破目前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从而通过投资体制的突破来激发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的要素成本现在上升得非常快,仅仅是劳动力要素成本,每年工资增长速度要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研发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在全球竞争的过程当中,中国可能已经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改革的。”
竞争优势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应该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和控制功能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在口岸贸易方面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事实上,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大框架下,除试点自由贸易园区之外,“离境免税”计划在推进中,加之已经动工的迪士尼项目,外界普遍认为,上海将对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冲击。
未来,在浦东自由贸易区范围内,企业和个人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包括货币自由兑换、贸易货物长时间储存、个人离境购物免税等。而浦东坐拥港口和国际机场,外贸、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再加上处于建设期的迪士尼乐园,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明确。若能推进,则将更大程度地发挥上海交通枢纽的优势,带动周边长三角出口加工、贸易、服务产业的发展。
对于有人担心会不会冲击香港的经济地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上海这个试验区的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香港有1095平方公里,整个行政区可以被看作一个大的自由经济体,因为香港是全球最自由、透明度最高的经济体,上海现在只不过是在向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方面迈进。当然上海和香港之间肯定会有竞争关系,中国经济规模如此之大,需要有不同区域的经济中心,香港是华南的区域经济中心,上海是华东的区域经济中心,之间有良好的竞争联动,共同发展一个好的机制的形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