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云南要建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需了解一桥两岸情况,熟悉《东盟互连互通总体规划》以及中国与东盟制定的第二个五年合作规划内容,同时成为中国内陆省与东盟国家对接的桥梁。
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开工、中国推动开建贯通中南半岛的泛亚高铁……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启动的重点项目,无一例外均以云南作为节点。国务院今年5月出台意见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如今,桥头堡战略激活一池春水,或将激活中国与东盟、南盟等区域经合体的合作能量。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角,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17个国家接壤或毗邻。十年前,云南提出建设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十年后,云南提出建设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探索建设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对此表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对云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云南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云南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最多的西南省份,在东盟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云南加快向西南开放,可带动西部大开发,并以此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这是云南实施桥头堡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建设桥头堡要加强针对性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东部地区临近太平洋,实现深度持久的快速发展面临空间局限。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两会时表示,中央决定“十二五”时期向西开放,这有利于云南打通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加快云南的发展。
中国近年来启动或参与了一系列区域合作项目,拓展与东盟、南盟的合作,如由云南和广西为主体联合柬、老、缅、泰、越5国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GMS合作;以广西南宁为核心城市的泛北部湾经济区;亚行推动的“南北经济走廊”合作圈等。相较而言,云南桥头堡同时面向东盟、南盟两大经济圈,具有区位优势,并有中缅油气管道、泛亚高铁、昆明新机场等大项目支撑。
“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作为前沿和国门的作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对此表示。
在《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重要桥头堡意见》中,提出要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西部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等。
“云南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需要了解一桥两岸的具体情况,加强建好桥头堡的针对性,如桥要建多长、多宽,桥墩要打在哪里。”许宁宁对本报记者说,东盟提出到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去年还确定《东盟互连互通总体规划》,云南有条件与东盟互连互通,有必要了解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如果只了解自己,不了解对岸的情况,就很难和东盟国家对接。
许宁宁表示,目前东盟内部的经济差距扩大,四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基础设施落后,希望通过实施《东盟互连互通总体规划》,用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来带动新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加快贸易便利化。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去年1月建成。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近30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7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在谈到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时,许宁宁称,“现在双方已制定2011到2015年的第二个五年合作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加强湄公河流域合作,云南省要尽快融入进去。”
“中国东部、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是东盟传统的合作伙伴,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也在积极行动与东盟对接,西部的广西、陕西、新疆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与东盟合作。越来越多的省市参与东盟合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宁宁指出,云南要了解腹地建设和合作规划,不要仅限于云南省与东盟的对接,合作空间就窄了,要成为中国内陆省与东盟国家对接的桥梁。
启动边境和跨境合作区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不断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机制、孟中印缅合作机制等日益成熟。据《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预测,未来区域内各国贸易总额将保持增加趋势。到2015年,中国与GMS国家的贸易总额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
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表示,云南省推进桥头堡建设,不仅要加强合作机制,还要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边境经济带,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
据悉,《意见》中提出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沿边开放试验区、西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中国重要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等建设目标。同时将云南出口货物人民币结算退免税试点扩大到省内所有边境口岸和指定的重要通道;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等多项突破性政策支持。
《意见》从财税、金融、投资与产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重点产业方面,秦光荣表示,一方面要把云南建成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基地和输变电枢纽,利用云南丰富的水电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为自身和周边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要发挥云南自身优势,发展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以及生物产业、旅游业。
然而,边境合作区和产业规划很美好,却面临一些小尴尬。以瑞丽为例,瑞丽市口岸出口商品的80%以上来自省外,进口商品80%销往省外,约50%的出口商品通过缅甸转销印度、孟加拉和泰国。由此可看出云南乃至德宏产业基础的薄弱。
“云南必须尽快进行产业转型,对接周边国家产业形态形成产业集群。如在橡胶、咖啡产品上,虽然云南与接壤国家都有资源优势,但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无法形成规模,在国际上也没有议价权。生物、矿产开发、水电开发等,都需要开展国际合作,才能够让云南真正成为大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参与制定《意见》的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陈铁军如此表示。
瑞丽市市长刀晓瑞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尽快启动“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这个国际合作的工业园区,在能源、矿产、旅游文化、加工装配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九大重点合作领域。“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与沟通。”
把昆明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
中央曾提出加快培育滇中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助力昆明整合发展要素、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滇中都市经济区繁荣。《意见》中也提出,把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云南省昆明市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通道。
据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介绍,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近期抓规划,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中期基本达标,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远期全面建成,再用10年左右时间,使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特征更明显、影响更广泛,全面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昆明要加快五个方面的国际化,即城市品质国际化、产业发展国际化、市场体系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社会管理国际化。”仇和说,今后全市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昆明国际经济竞争力;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打造立足云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泛亚的区域性国际大市场;充分挖掘昆明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国际文化名城;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规则执行、按国际标准服务,塑造昆明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好客的良好形象。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